江晚意紧紧的抱着衣服,蜷缩着身子躺在大厅里的地板上哭着哭着睡着了。
村里前来吊唁的人看到这一幕不禁潸然泪下。
村长一个七尺大男儿看江晚意这样,也动容的落下泪来。
一根棒棒糖成为压垮江晚意的最后稻草。
村长老婆步履沉重地走过去,抱起江晚意,面露哀色,沉痛地说道:“这孩子真是可怜。”
第二天午后,村长带着江晚意来到殡仪馆的领灰处领取妈妈的骨灰。
江晚意紧紧地抱着妈妈的骨灰盒,眼神空洞无物,宛如行尸走肉般木然地看着前方。她的步伐却异常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已破碎的心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然而,在这看似坚定的外表下,隐藏着无尽的悲痛与绝望。怀中的骨灰盒仿佛成了她与母亲最后的联系,尽管那里面装的已不再是温暖的身躯,但对江晚意来说,它依然重如泰山。
此刻,周围的世界变得模糊不清,时间也似乎凝固了。只有江晚意和她怀中的骨灰盒,孤独而又决绝的向前走着,走向那个没有母亲陪伴的未来。
思绪回笼。
江晚意看着沈念夏痛哭出声,“所以夏夏,我没有妈妈了,从那天起,我成了村里怜悯的可怜娃,无论我走到哪里,做了什么,他们都小心翼翼的照顾我的情绪,可是我不想让他们怜悯我,因为那样会让我想起那天凄惨的傍晚。”
“你才不可怜,你是我见过最棒最坚强的江晚意,你的妈妈只是换种方式爱你,比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那是妈妈给你的温暖,或者是午夜的凉风,那是妈妈给你的关怀,亦或是傍晚的日落,那是妈妈给你的力量。只要你向阳而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不会有人对你产生怜悯,相反,他们会敬佩你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沈念夏抱着江晚意轻声细语的安慰。
“爸爸被判了死刑后,我成了孤儿,村长跟政府商量把我送到孤儿院,我不肯去,我跟村长说我要待在自已家,哪都不去。但是谁会听一个五岁孩子的话,大人们都觉得孤儿院适合我,我被送到孤儿院的那天,下了很长的一场雨,我想那是妈妈舍不得我离开,但是她又无能为力,只能借助下雨来为我践行。”江晚意靠在沈念夏的肩膀上,把藏在心底多年的心酸往事都讲出来。
“一切都过去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都随风飘散,我们未来可期。”沈念夏拍着江晚意的肩膀给她加油打气。
“对,我们未来可期。”江晚意潇洒的擦掉眼角的泪水,两人相视而笑。
江晚意被送孤儿院的第二年,有一对夫妇来孤儿院领养孩子。
当所有的小朋友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乖乖地等着老师发放零食,唯独她一个人置身事外的坐在角落里。
这对夫妇踏进屋子的那一刻,目光便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江晚意身上。
他们瞬间被这个沉默寡言的小女孩吸引住了,眼神里流露出关切和喜爱。
江晚意的内心却并不愿意跟他们走。
她在心里早就盘算好了。
等到自已可以独当一面的那一天,她就回到属于自已的地方。
那个地方虽然不美好但却是最熟悉的,是她心灵深处真正的归宿。
*
周五下课铃响。
顾厌冬跟赵飞在前面走,沈念夏和江晚意在后面聊八卦。
邱女士早早地就在门口等沈念夏。
沈念夏看到邱女士的车停在门口,跟江晚意说,“邱女士来接我了,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吧。”
邱女士见沈念夏出来了。
她下车给沈念夏开车门的时候顺手从车上拿过一瓶牛奶打开后递给沈念夏,关心地问,“这几天过的怎么样?”
“嗯,老师挺好,同学挺好,考试也挺好,美中不足的就是很想你。”沈念夏喝了一口牛奶,拍马屁道。
“难得你会想我,真是不容易啊。”邱女士没好气的回怼。
江晚意在一旁看着邱女士下意识对沈念夏的关心,她眼眶发红,羡慕极了。
“如果没有那一年,她也会是妈妈心中的小棉袄吧。”江晚意心想。
沈念夏给邱女士介绍,“她叫江晚意,16班的,是我的好朋友。”
“你好,江晚意同学,我是沈念夏的妈妈,你可以叫我邱女士。”邱女士看到江晚意眼里的羡慕与潮红,她转身从车里拿了一瓶牛奶帮她打开递到她的手里,“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去。”
江晚意略微迟疑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接过了邱女士轻轻递来的牛奶,瓶子温热,仿佛还带着邱女士掌心的温度。
江晚意凝视着手中的牛奶,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
江晚意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被人疼爱的滋味。这种感觉陌生而又美好,如同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让她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那一刻,时间似乎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只有这份温暖与关怀真实存在。
江晚意缓缓抬起头,目光与邱女士交汇。
邱女士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慈爱和关切,让江晚意感到无比安心。
“不用了邱阿姨,我家离着很近。”江晚意知道沈念夏赶时间,她不好意思麻烦邱女士,于是,她连连摆手拒绝。
沈念夏不舍得跟江晚意道别,声音细腻而又带着一丝不舍,“那我先走了,周日晚自习见。”
“好,路上注意安全。”
车子开出一段,邱女士问沈念夏,“刚刚那个小姑娘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看到她眼里有泪,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她五岁的时候,妈妈被她爸爸砍死了,爸爸被判了死刑,家里没有亲人,她被送到孤儿院暂住,最近她才回自已的家。”沈念夏挺心疼江晚意的,她为了不让别人怜悯她,从小就要学会自力更生,独当一面,在那么差的环境里她心态都没崩,真的很了不起。
“是挺可怜又很坚强的一个孩子,夏夏,平时在学校,你能帮的就帮,尽量多给她一点温暖。”邱女士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沈念夏嘱咐道。
“我会的邱女士,欸,你有看到在我前面走的那个背着书包的帅帅男孩?”沈念夏想到顾厌冬的成绩跟她不分上下,她替他开心的同时又感觉到挫败。
“没看到怎么啦?”邱女士不解的问。
“哎,那个男生啊,是我的同桌,他超级厉害的,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听讲,天天都在课堂上睡觉。我天天刷习题,他天天睡觉,半期考人家跟我只差五分,让我很挫败。”沈念夏叹了口气,难免有些不开心。
“这么厉害啊,那你得跟人家多学习多交流,说不定你俩成绩能更上一层楼。”邱女士宽慰着。
“最搞笑的是尖子班和实验班的班主任都想过来挖我们走,乔阿姨很霸气的对他们说:你们绝对挖不走。”沈念夏至今还记得十班班主任那不甘心的眼神。
沈念夏和邱女士聊着学校的有趣事儿,邱女士告诉沈念夏自已升职的事。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般悄然流逝,在那欢乐愉悦的氛围之中,两人忘却了时间的存在。
邱女士把车停在医院门口的停车场里,沈念夏下车抬头望着医院病房的高楼,叹了一口气。
邱女士知道沈念夏不自在,却还是开口嘱咐,“我知道你不想看到你奶奶,可她毕竟是你割舍不掉的亲情。待会儿上去,无论她说了什么难听的话,你都不要跟她计较。”
“知道了邱女士,你人还怪好的嘞。”沈念夏其实不想邱女士太过为难,过去奶奶对妈妈的难堪,沈念夏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里说不介意那是不可能的。
“我能怎么办?她是你奶奶,我又不能对她太冷淡,毕竟以后你俩抬头不见低头见,我总要为你铺好后路不是?”邱女士把果篮递给沈念夏,自已拿着一箱牛奶。
沈南鹏得知沈念夏也过来,在病房里左顾右盼,时不时的出去看一眼。
老太太看着沈南鹏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意。她狠狠地啐了他一口,骂道:“真是个没出息的东西。人家都不认你这个爸了,你还那么在意她。”
“那怎么说她也是我闺女,我出去看她来了没有,也是应该的嘛。这么多年没见,都不知道她长啥样了?”沈南鹏对母亲的话很不认同。
“既然你那么想她,当初也不见你争夺她的抚养权,最后不还是让她妈给带走了。”老太太总能一针见血的戳他痛处。
“那是我的问题吗?是你一天到晚没事干,非要找邱夏的麻烦,说夏夏是闺女,传不了后代,让我不要她的。”沈南鹏一听这话就来气,当初明明是她让自已不要沈念夏的,现在反过来说他。
邱女士和沈念夏在病房门口听完了他们的对话。
邱女士无语的白了一眼房间里说话的两人,扣响房门走进去放下手中的礼品,关心地问,“她奶奶,你的腿好一点了吗?”
“残疾不了。”老太太嘴角泛起一抹冷笑,用充满讥讽与不屑的语气说道,“用不着你们猫哭耗子假慈悲,没有你们来看,我的病好的更快。”
沈念夏可不惯她奶奶那副恶毒的嘴脸,蹙起眉头,冷声开口,“我们能来看你,那是你们沈家的福气,你得烧高香,做人呢,也得知足不是,你怎么还得寸进尺了?”
“你,你看看,你把她教成什么样了都。”老太太听完沈念夏的话,气的浑身发抖,她指着沈念夏怒声呵斥道,“你个小丫头片子真不知天高地厚,一点教养都没有。”
“诶,我老师曾经说过,教养是一种对于个人行为和品德的培养与修炼。它不仅仅体现在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上,更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有教养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且乐于助人;他们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并能够以宽容和理解之心去对待不同观点和观念。同时呢,教养也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自律能力以及自我约束意识哦!以上所说的显然你都没有,你一点都不值得我尊重,所以你别给我谈教养,因为你,不,配。”沈念夏不怒反笑,她就是想走老太太的路让老太太无路可走。
老太太目瞪口呆的看着沈念夏,听着她一连串的话,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语骂沈念夏,她只好换个人骂,“你看看你生的好女儿,跟我不亲也就算了,还不尊重长辈,辱骂长辈,这是一个高中生该有的素质吗?”
“妈,您别生气了,夏夏她不是那个意思。”沈南鹏急忙站出来充当和事佬,他快步走到沈念夏身旁,轻轻拍了拍沈念夏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夏夏啊,你看看你都把奶奶气成什么样了?快去给奶奶道个歉吧。”
沈念夏侧身躲开沈南鹏的触碰,冷冷开口,“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除非她先跟我妈道歉,否则休想我用好语气对她。”
“邱夏,你看。。”沈南鹏束手无措,一脸尴尬的看着邱女士请求她的帮助。
邱女士在一旁看热闹,见沈南鹏求救的眼神,她假装生气的走到沈念夏身边骂”道,“我来的时候我不都跟你说好了,对长辈要尊重,你看你把你奶奶气成什么样了,还不赶紧的跟她道个歉。”
“哦,对不起,奶,奶。”沈念夏鞠了个90度的躬,不浅不淡的开口,“下次我不会这么委婉的说你没教养,不尊重他人,我一定会遵从自已的内心,把真实想法说出来,还请你原谅。”
“你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老太太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沈南鹏赶紧转移话题问沈念夏,“听说你们半期考考完了?”
“嗯,拜你们所赐,我这次考了全年段第一。”沈念夏冷漠出声。
“小丫头片子,读那么多书有啥用,到最后还不是要嫁人。”老太太对沈念夏的成绩嗤之以鼻,她骨子里认为女孩子成绩再好,读书再多,最终是要结婚生子的。
“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今天多余来看你。”沈念夏说完,招呼都懒得打,冷漠转身离开。
她还想多活几年,再跟老太太待下去,她怕自已心脏病会发作。
(http://www.mjzsk.com/book/BDI0IE-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