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卿见苏悦一首词赢得众人喝彩,心中愈发恼怒,决定使出杀手锏。“苏小姐,既然你如此推崇创新,那想必对治国理政也有一番‘新见解’了。依你之见,这国家法度,是否也可随意创新更改?”
这个问题极为刁钻,若苏悦回答是,便有大逆不道之嫌;若回答否,之前关于创新的言论便成了空谈。围观众人都不禁为苏悦捏了把汗。
苏悦心中冷笑,这徐长卿果然老奸巨猾。但她早有准备,从容答道:“徐大儒,国家法度,乃国之根本,自然不可随意更改。然而,创新并非随意更改,而是在顺应时代发展、保障民生的基础上,对现有法度进行完善与优化。例如,如今商业繁荣,旧有的商税制度己无法适应,适当调整以促进商业发展,这便是创新的意义所在,并非颠覆,而是为了让国家更好地前行。”
苏悦这一番话,有理有据,既表明了对国家法度的尊重,又阐述了创新的合理之处,让众人纷纷点头。徐长卿脸色愈发难看,却又不得不承认苏悦回答得无懈可击。
但徐长卿仍不死心,又提出诸多刁钻问题,涉及天文、地理、人伦等各个方面。苏悦凭借现代知识与对古代经典的深入理解,一一巧妙回应。每一次回答都让在场众人惊叹不己,对苏悦的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
几个时辰过去,徐长卿己是黔驴技穷,额头布满汗珠,却始终无法在辩论中占到上风。反观苏悦,依旧气定神闲,条理清晰。
最后,苏悦看着徐长卿,说道:“徐大儒,学术的进步,并非摒弃传统,而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更好地传承。我们应怀揣包容之心,接纳新的思想和理念,共同推动学术发展,而非一味守旧,固步自封。”
徐长卿深知自己今日己无力反驳,长叹一声,拱手道:“苏小姐,老夫今日算是见识了。你的确有过人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老夫输得心服口服。”
此言一出,全场欢呼。苏悦成功战胜了徐长卿,她的声名在京城乃至整个国家更加远扬。百姓们传颂着她的智慧,年轻学子们将她视为偶像,纷纷效仿她敢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精神。
苏悦在苏家更是成为了传奇人物,家族中的晚辈对她敬仰有加,长辈们也对她寄予厚望。然而,苏悦清楚,她的成功己经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惮。那些守旧势力虽然表面上认输,但内心必定不会轻易放过她。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苏悦便收到消息,南方有一个神秘的学术流派,一向以正统自居,对苏悦在学术上的“离经叛道”极为不满,正召集人手,准备北上与苏悦展开一场更大规模的学术较量。而且,有传言称,这个学术流派背后有强大的政治势力支持。
苏悦看着手中的密信,眉头紧皱。
这个她连一句也没听说过的神秘的学术流派会使出怎样的手段?背后的政治势力对她或对她周边的人又能有何图谋呢,毕竟她自认自己身边没有什么能让别人觊觎到这种程度的东西……
……或人?!
苏悦心中一紧,一切都是未知数,等待着她自己去一一揭开。
(http://www.mjzsk.com/book/DIIJED-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