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给院长治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给院长治疗

 

王院长关上门,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崭新的证书,用钢笔郑重地写下杨芸的名字,然后盖上红彤彤的医院公章。

“给,你的行医资格证。"王院长将证书递给杨芸,“虽然程序上应该由卫生局颁发,但特殊时期,特殊处理。"

杨芸接过证书,纸张粗糙的触感让她真切感受到这个年代的真实。“谢谢王院长。"

“不用谢我,是你的医术精湛,刚才的诊断很准确,既然你能诊断出来,那能不能治?这段时间心悸越来越频繁,西医给的奎尼丁副作用太大。"

杨芸看着眼前这位威严的院长,此刻却像个普通病人一样期待地看着她。她深吸一口气:“可以试试针灸,配合中药调理。"

“现在就能针灸吗?"王院长指了指角落的诊疗床,“我这里设备齐全。"

“可以”杨芸认真道。

王院长躺上诊疗床,解开上衣纽扣,露出胸膛。杨芸洗净手,取针消毒,动作娴熟得仿佛做过千百次。

“王院长,我先取内关穴,这个穴位能宁心安神”她的手指精准落在王院长手腕内侧两寸处,银针以特定角度刺入皮肤。

银针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轻轻捻转间便刺入皮肤。“进针不痛,手法老练。"

针尖触及穴位的刹那,一丝气顺着经络游走,院长猛地睁大眼睛:“这针感..."

气的感觉很重要,杨芸轻轻捻转针尾,看着那缕灵气如游鱼般沿心包经上行,“接下来是神门穴,能养心安神。”

第二针落在腕横纹尺侧凹陷处。杨芸全神贯注,指尖能清晰感知到气在院长经络中流动的轨迹——滞涩的心脉正在被缓缓疏通。

随着一根根银针落下,杨芸全身心投入到治疗中。

“膻中穴,在两连线中点,能宽胸理气。"银针刺入时,杨芸刻意控制住气输入量。针尾微微颤动,像被无形的手指拨动。王院长突然按住胸口:“热...有一股暖流"

“正常反应。"杨芸取来一条毛巾,敷在院长额头。

最后一针落在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杨芸让王院长翻身,手指在第五胸椎旁开一寸半处轻轻按压:“这里疼吗?"

“酸胀…”院长话音未落,银针己精准刺入。那股气便如溪流汇入江河,与其他穴位形成循环。杨芸闭眼感受着院长体内气息的变化——那些紊乱的脉动正逐渐归于平稳。

“现在请您静卧二十分钟,我会适时行针。"杨芸说道,声音轻柔却充满自信。

王院长闭上眼睛,呼吸逐渐平稳。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发出规律的滴答声。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银针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十五分钟后,杨芸开始行针,轻轻捻转每根银针,调整刺激量。她注意到王院长的面色渐渐红润,呼吸也更加均匀。

“感觉如何?"杨芸轻声问道。

王院长缓缓睁开眼睛:“胸口不闷了,那种突然停顿的心跳感也消失了。真是神奇。"

杨芸微微一笑,开始起针,每拔出一根针,都用灵泉水浸湿的棉球按压针孔。当最后一根针离开皮肤时,王院长长舒一口气,手指搭上自己左腕。

“脉象平稳了..."他不可置信地看着杨芸,“这比我吃任何药都管用。"

王院长坐起身,扣好衣服,“你的针灸技术不像是你这年龄能掌握的。刘部长说你天赋异禀,我原本不信,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杨芸低头整理针具,“只是熟能生巧罢了,王院长你这个情况需要连续治疗三次才能巩固。另外这是我自己制作的荣养丸,可以补气安神,你可以一天吃一粒。”

王院长接过,深嗅一下,:“内含人参,黄芪,当归...还有其他我辨不出的药材。"

“秘方。"杨芸微笑,看着院长将纸包郑重地收进胸口袋,与钢笔并排放在一起。

王院长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纸:“这是我特批的,你可以来医院上班。工资按照住院医师,一个月工资50再加票据,下周一来报到,中医科室。”

杨芸接过那张纸,粗糙的纸张上印着红色的医院抬头。她此刻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她在这个陌生年代的立足之地。

“谢谢王院长的信任。"杨芸郑重地说。

王院长点点头,突然问道:"你住哪里?医院宿舍还有空位,可以安排。"

杨芸一愣,她还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考虑到她的空间住宿舍应该不方便“我到时候看看租个房子。"

“嗯。"王院长没有多问,“下周一上午八点,别迟到。现在,你可以回去了。"

杨芸走出院长办公室,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她握紧手中的行医资格证和处方笺,心中五味杂陈。

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穿越到这个年代,但至少,她找到了一份工作,一个身份,。

医院大门外,1971年的阳光依然明媚。杨芸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这个对她而言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此刻,她是一名医生,这就够了。

杨芸从县医院出来,想了想打算去一趟黑市。

穿越到1971年己经快半个月了,她逐渐摸清了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计划经济下,光有钱没有票证寸步难行,而黑市是唯一能同时获取两者的地方。

“富强粉、白砂糖…”杨芸心里盘算着今天要出手的货物。

她还是跟上次一样,找了个隐蔽的角落进空间里面先吃了一份盖浇饭,然后换了一身衣服,化了个妆,挎着竹篮从空间出来向黑市走去。

进入黑市,杨芸找了个背风的墙角蹲下,假装从竹篮里,实则从空间取出两包东西——一包五斤装的富强粉和一小布袋雪白的砂糖。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干部装的中年男人停在了她面前。

“多少?"男人低声问,眼睛却看向别处,仿佛只是路过。

“五块钱,或者二十斤全国粮票。"杨芸按照行情报价。

男人眉头一皱:"太贵了。供销社才三块五一斤。"

“供销社你能买到吗?"杨芸反问,“这是上好的绵白糖,不要票。"

男人犹豫了一下,最终掏出西块钱和十斤粮票:“就这些。"杨芸想了一下点点头,迅速完成了交易。


    (http://www.mjzsk.com/book/EB0HIA-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
慢节奏书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