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靈寳救苦妙經序推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太上洞玄靈寳救苦妙經序推四

 

夫學長生乆視之道在乎鍊炁養神兼施並

行然鍊養之功本乎一心心能勤修則學仙

何患乎不得眞誥曰仙者心學奥哉斯旨也

僕夙慕修眞未逢上士有果能明生死達性

命者僕將跪履而問焉比遊武夷西湖與西

明吕君邂逅一見歡然遂定交爲煙蘿友因

俱載以歸館于靜舍吕君號洞陽子蚤遇至

人刻意莊老之學慱極仙書問靡不知一日

謂愚曰世有所謂救苦經者實大洞之宻旨

上道之祕言也以其隱奥玄微難窮妙理所

以傳自徃古而詮註未彰思欲殫所藴發揮

其義未幾書成淊淊萬言首明一點指慶雲

祥煙爲泰和辯生門死户爲玄牝分二炁之

清濁判三昧之火符以泥丸仙明眞性之所

歸還上天炁爲命寳之所集總談上道之樞

要粲然包括其中不惟警未聞裨後學而己

抑亦使人洞明修鍊默識天機豈架空言衒

虚文之比哉噫此經之妙道至言晦乆而未

明命日顯矣夫天中之尊演教法弘濟所謂

救苦者非獨爲幽?苦爽而設其所救者普

天之下生靈耳蓋欲使人人體道咸離迷途

湛壺天之朗徹悟真性之無爲然後服天氣

盗虚无結聖胎通神明使形與神妙白日飛

昇是謂大丈夫越世表岀三界輪廻之難始

名眞救苦耳大矣哉超死度生無岀是經有

遇斯解留神不捨者必見其得道矣錦江葆

眞子周凖謹序

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註解

道神庵洞陽子註解

太上

太者至大之稱上者尊崇之號以其始乎

太初太易之上故曰太上夫太易者未見

炁也元始之初炁未之見也太易變而爲

太初太初者炁之始也先天元炁始見微

芒太初變而爲太始太始者形之始也漸

有元炁之形矣太始變而爲太素太素者

質之始也元炁之形質具矣太素變而爲

太極太極者混沌也溟??鴻濛狀如雞子

其中有精彌綸無外元炁凝而清濁未分

也太極旣變則混沌開而鴻濛裂於是清

陽之炁昇而爲天濁陰之炁降而爲地易

曰太極生兩儀是也兩儀生三才即非濁

非清中和之炁結而倫也是謂道生

一一炁之混沌也一生二二儀之清濁也

二生三三才之人倫也然後三生萬物萬

物始之於天也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

太極也太極不能自生生太極者太素也

太素不能自育育太素者太始也太始不

能自孕孕太始者太初也未有太初先有

太易夫太上者謂始乎太初太易之上是

無大之大故曰太髙岀乎八極之表故曰

上也又太者甚也上者髙也言是經妙義

甚髙則無以過矣昔者聖人製此太字其

文從人從一從一點者蓋人得一謂之大

大人能卓然獨存常正此一點者可與太

上全體也此一點亘古亘今不生不滅在

道則謂之无神在儒則謂之眞性在釋則

謂之本來在眼能視在耳能聽在鼻能嗅

在舌能嘗在乎能執持在是能步履以致

語默動靜千轉萬變未嘗不因此一點而

通靈也是以老君之鍊養養此一點而己

莊周之寓言言此一點而己周公之仰思

思此一點而己孔子之潜心潜此一點而

己如來之大覺覺此一點而己祖師之相

傳傳此一點而己百姓日用而不知外爲

聲色所蕩内爲嗜欲所汩畫隨情愛夜逐

夢飛念想攀縁未嘗暫息此一點不正心

影常偏爲情慾誘之使出於外故成大字

以言乎流浪輪轉或爲畜類也夫上字之

文從卜從一卜度也一性也卜爾之一性

能謙遜居下者則爲上士矣江海以下百

谷則爲百谷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此孔子所以下漁父也夫下人不精不得

其真井雖千仞汲之水上是以聖人不降

則不昇故曰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

知未嘗先人而常隨人後其身而身先者

謙尊而光此眞人應世之道也故曰卜爾

之一居下則爲上士其理昭然卜爾之一

性若乃日矜自伐自是自彰而好居人上

者斯則下人矣若夫體合太虚廓然無我

所爲一點者内外俱忘上下雙遣斯則至

聖之道可謂自巳三清何勞仰望自己太

上何勞外求也

洞玄

洞者通也上通於天下通於地中有神仙

幽相往來天下十大洞三十六小洞居乎

太虚磅礴之中莫不洞洞相通惟仙聖聚

則成形散則爲氣自然徃來虚通而無窒

礙是以聖人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則人一

身之中亦有洞者頭有九宫上有寥天共

爲十大洞天柱骨二十西節共十二重樓

共三十六洞上通泥丸之九天下徹尾閭

之九地中有眞炁幽相徃來是以聖人於

虚極靜篤之中斡轉璇璣神通炁洞上與

天通所謂三宫昇降上下徃來無窮者也

且洞之一字從水從同即是洞與水同也

夫巨海之水八紘九野天漢之流酌焉而

不竭注焉而不滿渺渺漫漫無垠無際不

可得而測其淵深也故造道者皆自麤至

細自細至微微極而後至於妙妙極而後

至於玄道之玄則無乎不通矣故洞也者

以其幽深而不可測也玄也者以其微妙

而不可窮也言是奥旨逺邈深如洞玄非

玉虚之夙挺其孰能通之哉

靈寳天尊說救苦妙經

靈寳天尊即太上道君也以身言之靈者

神也寳者炁也形者靈寳之宅舍也夫人

有耳目乃元神之門晝則心寤神遊於耳

夜而目寐則神歸絳宫衆人視聽於外則

神遊於外見聞聲色動蕩乎中神性化而

爲情情受牽纏故心有念動有著晝有想

夜有夢薾然馳逐馳逐於無涯之欲百靈

疲役而消散宅舍無寳而崩頽此皆用神

於外而不能守之於内者也若夫至人萬

法俱忘惟神是守目内視而神光煥於玉

闕耳返聽而妙韻響於瓊房神字泰定一

念不生智恬交養乆而道靈上際於天下

蟠於地六通西闢妙用無窮造化莫移陰

陽莫測故能駕景乘飈登眞合道莫不由

於神性者也得不謂之靈乎夫人有鼻口

乃命寳岀入之戸息息通於天地元炁之

所徃來凡一呼則榖炁岀一吸則元炁入

不死之機長生之要實隱於此矣衆人心

靈外馳情躁炁促息之以喉胎元蕩散眞

炁凋零炁竭命終可不惜哉惟至人深達

造化之源呼吸太和之炁奪本還元歸根

復命息之以踵寳莫寳於炁逹斯理者泥

丸玉闕所以棲其神玄門牝户所以襲其

炁炁以制神神以攝炁母子相守性命混

融然後萬神不散故能靈一炁凝結則成

寳是謂一身之靈寳也夫衆生之苦莫大

於輪廻生死天尊大慈演說洞妙開滯塞

之門指光明之路解悟之者得脫生死永

免輪廻故曰救苦也經者徑也常也欲今

上學之人依此徑路常行之也

爾時救苦天尊

天尊則元炁是也法身無相積炁成真爲

天中之尊聚則成形散復爲炁

徧滿十方界

元炁大無不包細無不入在谷滿谷在坑

滿坑彌滿八極無徃不在故曰徧滿十方

常以威神力救抜諸衆生

夫威神力莫大於元炁元炁之運獨乘造

化之權衆生者所謂胎卵濕化之西生至

於花卉草木禽獸魚??蠕飛蠢動有情無

情皆舍育元炁而生故元炁在則柔弱滋

養而生元炁去則堅強枯槁而死老子曰

柔弱者生之徒堅强者死之徒凡有貌象

聲色者皆物也悉得元炁而後生故曰救

?諸衆生

得離於速途衆生不知覺如盲見日月

衆生躭染聲色嗜慾困於迷途之中殊不

知魚在水中水在魚中人在炁中炁在人

中魚失水死人失炁亡吞舟之魚碭而失

水則蟻能苦之故曰魚不可脫於淵人不

可離於炁魚能吐納而化水則不死人能

吐納而化炁則長生舉世但知日食榖肉

果菜以養命而不知榖肉果菜乃戮形之

物也夫有故以其有形者屬於陰乃土地

之精也惟元炁乃屬陽且人一呼則炁岀

二寸一吸則炁入三寸一呼一吸爲一息

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眞炁計八百

一十丈昇降於鼻口呼吸之間凡夫不能

掌握皆歸空而散則一息不返人命卒矣

此經有養炁留神不死之訣世愚不達其

旨譬如盲者雖有日月之大明莫能見之

故曰如盲見日月

我本太无中?領無邊際

元炁在太空虚无之中其猶橐籥噏張不

息以其無有能入於無間故曰有而無形

無而有精失之則死得之則生亘古通今

得道昇仙者莫計其數皆得冲炁以爲用

始成眞故曰?領无邊際

慶雲開生門祥煙塞死戸

一經之眼目救苦之樞機在於此也慶雲

祥煙乃太和妙炁之異名生門死戸乃玄

門牝戸之列號或曰天門地戸或曰乾坤

門戸凡言門戸者必有物從兹而出入也

開者闢也闔者塞也易曰闔戸謂之坤闢

戸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徃來不窮謂

之通天地所以能長且乆者以此也人欲

長生乆視與天地齊其年當於生門死戸

之中窮道塞之端究造化之妙使通天地

陰陽二炁往來昇降之不窮謂之岀日入

月亦曰出清入玄也不遇至人所指非碩

學之所能聞以其性須自悟命假師傳也

僕曩承師旨决以淵微輒將太上不泄眞

機顯露聖訣學者宜精究之訣曰

生門死戸兮千般異呼一曰朱淵兮一曰

神廬下士不達兮鼻吸口吐上仙樞要兮

萬類莫如慶雲祥煙兮既昇且降開通充

塞号雲英紫腴採集素英兮飛空之景炁

來入身兮味勝醍醐像龜引息兮通靈不

死效蚌吸月兮涵養結珠天機斯泄兮遇

者祕宻功成輕舉兮駕馭瓊與

初發玄元始以通祥感機

大道始初發生乎一炁一炁初爲玄元始

三炁故曰初發玄元始三炁結而爲三清

三色混沌煥爛太空三炁復各生三炁疊

三成九即成九霄而爲九天也生神章云

須延總三靈玄元始炁分黄庭經所謂三

炁右廻九道明又曰九炁映明岀霄間即

是三炁爲天地之尊九炁爲萬物之根人

能採鍊玄元始三素之炁通感祥煙慶雲

之際是謂得造化之樞機故言以道祥感

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蕩蕩自然

清皆承大道力以伏諸魔精

一切罪莫大於死罪一切厄莫大於死厄

人死雖有萬殊總歸三路聖人死之曰神

賢人死之曰復衆人死之曰物何謂聖人

死之曰神聖人養聖胎於神室身内生身

陽神脫質死而不亡脫胎神化者謂之神

仙也何謂賢人死之曰復賢人在世不與

物交性無所著以生爲寄以死爲歸歸者

復也精神入其門骨骸返其根我尚何存

藎能虚諸所有而神識靈明出乎物外輪

廻不入陰官莫拘翛然自在雖南面王樂

亦不及也明心達性賢人君子禪伯之流

超證眞常永無係累稍或見地未明修爲

有缺著於談空滯於觀想終則謂之隂靈

苦爽鬼仙是也或欲岀世則能奪舍授胎

何謂衆人死之曰物衆人在世?夢念想

常與物交不能外物安出物外故命將絶

時形神不能相離如生龜脫殻螃蠏入湯

疼痛苦楚萬狀千般既死之後境界黒暗

猶如夜半之禽飛懵然安投不知所歸何

地在造物之陶鑄隨業識以受生或化異

類而不自覺蓋心之所化而不得不化也

亦猶至暴者化爲猛虎至淫者化爲婦人

或爲傍生六畜禽蟲之類及再得爲人皆

謂之物也故曰衆人死之曰物若人臨終

之時諸處俱冷惟頂門尚自温暖者此人

得道徑歸淨域諸處俱冷心頭尚温再得

爲人身不慕修道惶惶汲汲奔逐利名沉

滯聲色日復一日如牽牛羊赴於屠肆歩

行一歩去死轉近未死之前可不速求至

道勤而行之成眞度世求免生死之罪厄

故曰救一切罪度一切厄道成則名刋金

籙位列仙卿玉女麾幢仙童皷節逍遥上

清上上渺渺大羅之鄉諸天梵炁蕩蕩至

清故曰渺渺超仙源蕩蕩自然清佩符則

千魔喪膽流金則萬精滅形故曰皆承大

道力以伏諸魔精

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

空彼萬法而妙用在中故曰空中內景煥

爛返視獨見故曰何灼灼泥丸在兩眉間

首入三寸爲腦血之瓊房?精之玉室百

靈之命宅津液之山源一名上一赤子乃

形軀之上神故曰泥丸仙

紫雲覆黃老

金木之炁青白交會則化碧霞水火之炁

黑赤既濟則化紫雲夫受鍊形質莫先於

眞水眞火也真水非涕唾津液谷炁所以

化之濁水在乎採太和妙炁之中自有真

一之水謂之玄泉要當明其水源之清濁

也火本無形因物而生用無法則禍發必

克仙家行火亦有數等用之則滅屍鍊??

體變純陽則有符數契合周天日月之躔

度皆口口相傳難書竹帛仙彦有之曰神

仙祕易不祕難聖人傳藥不傳火夫行水

不行火則氣難上騰行火不行水則不能

薰蒸是以水火既濟而氤氳炁乃化爲紫

雲神聚處氣必朝之故紫雲蓊鬱上朝於

泥丸覆蓋於中央黃老君故曰紫雲覆黃

是名三寳君

三寳君者因神炁精凝化而有也神有陰

陽炁有清濁精有逆順何謂神有陰陽若

因存思念想而後通靈者亦能岀入天門

預知未然謂之陰神也若夫積陰陽之炁

結而成祥身内生身胎仙舞蛻者是謂陽

神也陽神爲仙陰神爲鬼也何謂炁有清

濁天有形質含血氣者榖肉果莱之類滋

地根而生長其字從无從火是謂谷炁亦

名地炁故曰濁也夫太和妙炁生天生地

神鬼神帝強名爲道即炁也炁即道也視

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無形之形無

物之象透金貫石充塞八荒其字從死從

火火陽也乃虚无之中清陽之炁也積陰

炁者則死服陽炁者則生何謂精有逆順

順則逆爲丹母斯皆行火而有昇降

也凡夫婦之接名爲劫火亦通三關而透

尾閭故順岀則若乃提缩金龜是謂

文火閉息而行是謂武火契合日月謂之

符火故仙人道士開金鎖徹玉關運璇璣

斡日月金精貫頂銀浪衝天是謂泝流故

回逆爲丹母也順則形斃逆則骨堅也夫

人有眼目者乃神之門鼻口者炁之戸尾

閭者精之路神微妙用天真聖功盡隱於

此矣於是至人内視返聽凝其神呼吸太

和襲其炁逆運流珠聚其精三寳凝積於

神室之内皆化爲神故曰是名三寳君

還將上天炁以制九天?

人頭有九天亦曰天谷?神居之黃庭所

謂上有?靈下關元是也形好食味神好

食炁天炁乃陽神之飯食也生神章云?

生攝遊炁飄飄鍊素華夫信遊炁者乃上

天炁也?神所攝者蓋好食炁而故以上

天之炁制於九天?也神不得一炁以制

之則不能靈谷不得一炁以充之則不能

盈神無以靈而將恐歇而神去於身矣谷

無以盈將恐謁而天谷空虚矣谷神既逝

則人命終矣昔之未遇元炁蕩蕩而去今

既明眞去而有所復來故曰大還也還將

上天之炁以制九天?神始得其谷神不

死故謂神得一而靈谷得一而盈

救苦諸妙神善見救苦時天上混无分

夫修上道要在全神神全之士光而不耀

蒙以養正故能復太朴抱虚恬混成獨立

一性遊乎寂寞靜極之境不萌纎芥之知

故其神不離不起毫釐之念故其神不散

蒙莊曰其天守全其神不卻守其天者神

光纒綿化生萬神故曰諸妙神也凡言救

苦者自救之也苦不自救孰能救之我道

將成則大浸稽天而不溺大畢山焦而不

熱死生無變於己而况大數大劫之死乎

超越厄難之外故曰善見救苦時也所謂

廻風混合帝一之道一混百神於自己天

上而不可分故曰天上混无分

天炁歸一身皆成自然人

夫天炁者起於太易之先超乎萬象之外

應清明以出入佇神機以卷舒澄清碧於

髙天淡輕紅於落日不干風兩不犯塵埃

呼吸玄牝之門澡雪希夷之域止飢竭除

滓穢去三尸消百病此乃清虚有道之炁

也玉皇神用祕訣曰知至道者天不殺服

元炁者地不滅能明吐納之理即使日霞

日精月華月英三素五芽元皇正炁來合

我身此皆天炁也太和入體則骨肉輕清

項生圓象隱顯自然始能爲自然人也故

曰天炁歸一身皆成自然人如起於不潔

之地因於燥濕之處雜腥穢之飲饌混屍

塚之蒸鬰斯乃濁惡沉滯之死炁仙道忌

焉所以仙人多樓居者以其近天炁也黄

庭經云至忌死炁諸穢賤

自然有别體本在空洞中空洞迹非迹徧體

皆虚空

老子曰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猶法於自

然人也可不體之哉夫無身之身本來赤

子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老子曰湛兮似

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此所謂别

體也且夫腦宫圓虚而適真是以帝君居

之故泥丸爲空洞之府也黄庭經云問誰

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正言此爾

所以守神者攝動心也守神不失與神爲

一則忘其所守之跡矣故曰空洞迹非迹

一之精通超乎萬象之表神遊太漠眞空

之境則廓然徧體皆虚空也

第一委炁立第二順炁生第三成萬法第西

主光明

列子曰生非我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察其

始也本無我體因委天地父毋二炁而立

故曰第一委炁立知夫此身乃炁之所生

不當暴逆其炁使之夭閼急宜運天炁以

歸身使綿綿而不絶胎息歸根順受其炁

自然乆視故曰第二順炁生夫至人者提

挈天地把握陰陽宇宙在乎乎萬化生乎

身能使形化於炁所以无窮炁化成神神

之所以無盡神化合道道合自然以法入

道法固易達以道入法法固易成一法茍

得則萬法俱成故曰第三成萬法道成則

頂負圓象身有光明故曰第西主光明又

五經提綱云救苦妙經本於青霄隱書蓋

鍊度之祕文也經中綱領有西其要在於

主光明而巳一曰委炁立蓋元始以一炁

分判天地運化陰陽爲萬物之本周子所

謂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變陰合而

生木火金水土者此也二曰順炁生蓋天

地既判陰陽既立則人受其冲和之氣以

生周子所謂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

男坤道成女萬物化生者此也三曰成萬

法人道既立必有聖賢岀於其間陳綱紀

立制度謂之正德利用厚生而後人道不

窮焉子思子所謂修道之謂教亦此意也

西曰主光明光明者性體也主云者奉之

如君也人能奉此光明常爲一身之主動

靜語黙皆聽命焉自然靈臺之間軒豁洞

達物莫能蔽而道禮全矣中庸所謂尊德

性大學所謂在明德莊子所謂眞君皆指

此也夫此光明人人具有不爲堯存不爲

桀亡不爲顏增不爲跖滅操之則賢捨之

則愚得之則昇天堂失之則沉地獄凡地

獄中燒煑屠割苦毒萬狀皆失此光明也

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太玄无邊際妙哉

大洞經

斯言三洞三乘三十六部尊經也元始天

尊於龍漢元年岀洞眞十二部經演九聖

之道太上道君於赤明元年岀洞玄十二

部經演九眞之道太上老君於上皇元年

岀洞神十二部經演九仙之道計八千餘

篇結飛玄之炁五方紫篆煥於太霄八角

垂芒耀於碧落天眞皇人桉筆書之三十

六部祕於上天紫微金闕无極髙眞與十

神五老共相翊衛元始天尊與諸天上聖

皆月三朝其靈文未傳下世故曰天上三

十六元始復以三十六部祕於龍宫以鎮

海嶽洞天故曰地下三十六乃太玄无邊

際妙哉大洞經也愚暗臆揣或云陽數西

九陰數六六或云七十二候之說殊乖玄

旨何昩如斯蓋上乘經典未嘗言於術數

歸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

歸神歸命於太上蓋言不可須臾離道也

須臾不離於道則神明護之大福隨之動

與吉?何罪之有

東方王寳皇上天尊

南方玄眞萬福天尊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

北方玄上玉晨天尊

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

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西南方太靈虚皇天尊

西北方无量太華天尊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

下方眞皇洞神天尊

道言十方諸天尊其數如沙塵化形十方界

普濟度天人

十方天尊即十方靈寳天尊凡有道言二

字即道君所言此經乃靈寳天尊所說即

是萬天之宋師三界之醫王太上大道玉

宸君居上清眞境治蘂珠日闕之内化形

爲祥光瑞炁流布十方之界普度於天人

夫天人者謙恭博施仁德寬容虚恬柔靜

相貌爲和愛敬師友聞道篤信此爲有天

人之資質天尊則化身下降授以上道濟

度成眞故曰普濟度天人若夫根器濁惡

不持戒行性躭謡殺聞道大笑者此爲同

於失者也非道負人人自負道

委炁聚功德

列子曰凡炁聚則生炁散則死知炁聚則

生人不能禁也知炁散則死人不能止也

元炁既無禁止則是命屬造物而不屬於

我也至人得其樞要能掌握呼吸之息息

之岀入由吾掌握則是我命在我不屬於

天俗喭所謂將息者實仙眞流傳點化凡

愚之聖語也孰能悟之悟之者自能將其

息而使不散則自然委和之炁鍾聚於一

息久而積功累德自然成眞故曰委炁聚

功德

同聲救罪人

老子曰同於道者道亦得之若乃勤求師

門躭味至理研窮典誥一心念道用志不

分者是之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始可與

言至道而救度之故曰同聲救罪人

罪人實可哀我今說妙經

夫人受生胞胎之中綿綿十月母呼亦呼

母吸亦吸炁足神備解胎而生驚天駭地

而得爲人謂之嬰兒嬰兒之心但貴食毋

之乳餘無所知此乃含眞抱樸之時也旣

生百日爲物所誘情見於外俄而能笑則

變嬰以爲孩自此乃爲喪道失朴之始也

然後十五爲童二十弱冠目眩五色耳惑

五音七情奪其性六慾汩其眞純樸蕩而

盡矣一日一夜萬死萬生驅役?神不閉

一息此乃處世之人生身受罪於無間地

獄湮淪汩没無有岀期苟非得道孰能免

離若此罪人實可哀也是以天尊大開救

苦之門廣闡微妙之典三清聖域坦然可

念誦無休息歸身不暫停

一念在道而不休誦究仙經而不息念誦

旣無休息則淵明奥賾契合自然内觀經

曰炁來入身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是

以聖人盗採天炁歸乎一身聖功冲用三

返晝夜不欲暫停故曰歸身不暂停

天堂享大福地獄無苦聲

天仙不離於天神仙不離於神地仙不離

於地藥石仙不離於服餌藥石鬼仙不離

陰靈之鬼此皆所行之道類使之然亦猶

水之就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也上學

之士凝神鍊炁復命歸根體變純陽身超

塵劫至於咀嚼朝霧嚥嗽沆瀣二景纏絡

六炁臻身呼吸大梵之雲英妙用悉享於

天廚自然長生歸於天堂矣故曰天堂享

大福不食百榖之實土地之精故身不死

歸於地而無淪墜之苦故曰無苦聲

火翳成清署

火翳者南方地獄之名也衆生常爲慾火

焚心而色翳目故曰火翳觸目動心地獄

即現既悟眞詮性天朗徹一念湛然所謂

火翳者皆化爲清浄之域也

劎樹化爲騫

劎樹乃地獄名也衆生競名利爭人我與

物相刃相摩交談如矛戟對面如?雦見

受劒樹之獄也至人體道含洪光大爲而

不爭留中之荆棘悉化玉樹騫林也

上登朱陵府下入開光門

此言行火也心爲朱陵府謂之上昧君火

閉息宴坐以心引之則無乎不焚腎爲玄

?府謂之中昧臣火昇腰脇腹閉息行之

則無乎不達膀胱謂之三昧民火提動機

關金龜吐燄則無乎不昇鍊上屍則火炁

騰陟於絳宫故曰上登朱陵府焚下屍則

火炁透徹尾閭故曰下入開光門

超度三界難

世之人頭頂欲天足履欲地身處欲界輪

轉於六欲業輪之中無有休息者不忘於

欲也能常無欲則二界輪廻之難頓超之

徑上元始天

元始天即玉清聖境也上道既成神昇玉

清位爲眞人出則諸天侍軒萬神備衛髙

出乎太清上清之眞也

於是飛天眞人无鞅數衆瞻仰尊顏而作頌

人之頂骨八片謂之八天亦曰八門中有

金樓寳殿玊闕紫房自己無相眞人總領

萬神居之道成則神光内燭天門自開嬰

兒蛻質於是眞人飛從天門而出故曰飛

天眞人身中之千眞萬靈即无鞅數衆也

度人經曰上開八門飛天法輪生神章云

慶此嬰兒蛻正此謂也神昇玄都上朝虚

皇故曰瞻仰尊顏而作謡歌頌詠大聖之

德也

天尊說經教引接於浮生

天職覆地職載聖職教化天尊所以廣敷

經教接引浮世衆生者乃聖人之職也

勤修學無爲

無爲爲之之謂道無爲言之之爲德天無

爲以清地無爲以寜二無爲相合而萬物

生人安得無爲哉故曰恬淡寂寞虚無無

爲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勤修上士

絶學髙人能依无爲是配合天地之平凖

符契道德之質實不亦大哉

悟眞道自成

悟其眞者始覺萬縁俱假惟道是眞抱守

其眞自然成道

不迷亦不荒

世人迷於名利荒於聲色滋味迷之

又迷以至於荒荒者言其神不明而心靈

逐物蕩蕩逝去而不返也老子曰荒兮其

未央哉决以言其未嘗守中也夫至人履

乎平易踐乎恬愉澹然獨與神明俱視天

下皆爲塵勞妄幻風燈聚沫露電泡影既

不堅乆無足傾戀入乎秦定眞常之域一

念不生萬縁俱息至此境界何荒迷之有

無我亦無名

不尚賢能外其身而虚己以逝世故曰無

我道常無名是以聖人韜其光而隱其身

者恐其道未成而名勝於實也名者實之

賓虚名出而道德備矣故曰繩繩兮不可

名莊子云神人無功至人無巳聖人無名

朗詠罪福句

揚教化也

萬徧心垢清

精研聖典靈府虚明

於是飛天神王及諸仙衆說是頌畢稽首

天尊奉辭而退

飛天神王乃我本來之帝眞也夫神通變

化衆而爲一不爲不是化而爲萬不爲有

餘及諸仙衆則自巳之萬神也稽首天尊

永遵依大道也奉辭而退復歸於无極也

太上洞玄靈寳天尊說救苦妙經註解


    (http://www.mjzsk.com/book/EBEADG-1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
慢节奏书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