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子陳觀吾註
上陽子曰大唯道最大上天地獨尊洞无
所不通玄其妙難迷靈變化莫測感而遂
通寳難得之物人所珍愛无量豈可猜量
度人從凡入聖上品天下无雙妙含靈毓
秀之物經河筏天梯之用總而釋曰最尊
極貴通靈變化先天眞一成丹之正道如
上乃爲大根上士者説是謂道用夫經有
道用有世法道用者依之修行而登仙世
法者精勤誦念而求福若以世法釋之則
大上者巍巍尊高之稱洞玄乃三洞品級
有洞眞洞玄洞神謂元始洞達至眞玄一
之道靈寳者此玉宸道君受元始玄一之
炁化生位尊靈寳之號无量度人者元始
自浩劫以來化生諸天生成萬有世人由
之而得度者筭喻莫及上品者三十六部
萬八千篇道藏西十萬卷之多必以此經
爲首妙者不可名言經者道之正路此世
法之說也若大修行人道用與世法並行
以道用而隱世法以世法而全道用是爲
性命兼修世謂釋氏修性道家修命雖賢
與智亦執此説又豈知此經性命混融形
神俱妙哉上陽子只得泄露天機將此經
性命體用題而出之太性之體命之應即
造化主宰上命之體性之用能化生諸天
洞眞性之所同玄工用之隱奥靈乃性之
變化寳乃命之所産无量非泛常能知度
人人須人而度上品天下无二道同類易
施功妙者一陽初動萬物皆春經者有物
有則修行之逕如此暴露豈不首截混元
實録老君於龍漢劫分身教化出眞文於
中天大福堂國南極赤明國東極浮黎國
西極西那國北極鬱單國五國之内皆禀
靈寳之教西化胡王王問曰何謂道老君
曰乃太上靈寳生於天地之先大无不包
細无不納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寧神得
之以靈物得之以生人得之以形人若修
之便得神仙飛步玉京故曰太上洞玄靈
寳无量度人上品妙經頌曰太上端居太
極先本於父母未生前度人須要眞經度
若問眞經癸是鉛
道言昔於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
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元始天尊當説是經周
回十過以召十方始當詣座天眞大神上聖
高尊妙行頁人无鞅數衆乘空而來飛雲丹
霄緑輿瓊輪羽蓋垂蔭流精玉光五色鬱勃
洞煥太空七日七夜諸天日月星宿璇璣玉
衡一時停輪神風靜默山海藏雲天无浮翳
西炁朗清一國地土山川林木緬平一等无
復高下土皆作碧玉无有異色衆眞侍座
上陽子曰以世法言此乃叙說經之由以
道用看渾是先天玄一大丹之妙道言老
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字之曰道夫道
本無言假言以顯道之用故曰道可道非
常道以世法釋則道君演説經義首曰道
言以道用釋則道自溟倖之前而成太極
太極在竊冥之中而分陰陽陰陽旣成形
之後而爲性命性命當發越之際乃曰神
炁神炁因渾沌之破則名鉛汞鉛汞行戊
己之門是爲玄牝故玄牝爲天地之根此
之謂道遵道而用斯之謂言故經首首曰
道言昔於始青天中昔太極之先始青天
萬物之始碧落空歌造化之端大浮黎土
物所由産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行此玄
一大丹之事此以道用言若世法義昔當
初始青天乃東方第一天在種民天之上
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天中有炁盪爲神
風振響若空洞之歌其下有國曰大浮黎
内義曰大浮黎土示人造化之端物生於
土終於土陰符經云火生於木禍發必尅
知之修鍊謂之聖人木中有火發而不制
則灰飛煙滅无復本性能制之者雖火刑
木燼可聚而爲土則本性存矣始青天木
之方也碧落空歌火之象也大浮黎土土
之本也土爲還丹之基還丹者返本還元
之道經曰致虚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
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
曰復命此乃返還之理在易之復卦曰復
其見天地之心乎天地者陰陽之體心者
明其所用天動地靜陽動陰靜天動極而
陰生地靜極而陽生蓋剥於上而復於下
動靜消長所以見其心人亦然爾復之爲
卦一陽在五陰之下其體震下坤上震木
者始青之天木生火碧落空歌也火生土
故坤土者大浮黎土也土爲造化之本而
土生金名爲空炁金胎實先天之祖炁也
元始天尊元玄也始一也天一炁之最上
尊萬有之極稱道用即法身之祖炁亦云
本來面目不壞元神故丹經云元始天尊
即是我當説是經當其時而説之道用是
經即眞鉛也老君謂文始先生曰子能知
一萬事畢又曰一者是鉛鉛爲君二者是
汞汞爲臣若鉛不眞其汞難親若鉛是親
不失家臣周回十過以召十方世法天尊
說經招眞召靈周者遍告回者普召告召
理行十方詣座道用則丹有九還十月之
功始當詣座者金丹就室也大修行人入
室下工追二炁於黄道會三性於元宫回
七十二候之要津簇三千六百之正炁豈
非天眞上聖无鞅數衆攢歸丹鼎輻凑金
胎豈非乘空而來以神合炁以炁鍊形豈
非飛雲丹霄羽蓋垂蔭金華耀彩銀精吐
輝豈非流精玉光五色鬱勃洞煥太空者
乎以世法言則天尊神通感召奚止如是
哉七日七夜夫天地大化十月純陰而無
陽至十一月屬子子雖有陽而未回又七
日而陽初復此天地之陰陽也月遇十五
而圓至二十七夜月中黑而無陽至後月
初三申時月之一陽復生於庚此日月之
陰陽也皆以七而復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此五行之七數也金丹之道攢簇之數一
時有六候一候管五日當采藥之時止用
一候半亦七日七夜易曰剛柔者畫夜之
象也先賢曰剛柔一炁之往來也人之呼
吸一炁之往來也夫一吸一呼是爲一息
一息之間分陰陽呼而明爲陽吸而晦爲
陰七竅之呼七日也七竅之吸七夜也金
母功行天機不動神疑目定脉住心停故
云七日七夜諸天日月星宿璇璣玉衡一
時停輪息不出入即神鳳靜默炁無升降
爲山海藏雲妄縁俱淨猶天无浮翳六根
大定曰西炁朗清道用至此乃見性命混
融之妙矣一國地土世法即浮黎土道用
則一身也人以身爲國以精爲民以炁爲
主以神爲帥山川林木具在身中眞靜湛
然是即緬平一等无復高下矣性如玉之
瑩潔何異色之有哉内義曰土性情也性
虚化而生神存於室中曰戊土炁感激而
有情攝於釜内曰己土戊己既交之後神
怡炁寂性復情冥如色之碧无瑕如玉之
眞不雜故曰土皆作碧玉無有異色也心
目内觀眞炁三魂歸體七魄歸眞心君一
寧萬神聽命故云衆眞侍座此皆道用之
有爲若以世法義釋則天尊威力感化天
神地衹日月星宿隨機赴感景象如此也
頌曰碧落空歌最妙音大浮黎土向坤尋
流精洞煥神風靜湛寂微陽鍊五陰
元始天尊玄座浮空五色師子之上說經一
遍諸天大聖同時稱善是時一國男女聾病
耳皆開聰說經二遍盲者目明說經三遍喑
者能言說經西通跛痾積逮皆能起行說經
五通乆病痼疾一時復形說經六遍髮白返
黑齒落更生說經七遍老者反壯少者皆强
說經八遍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己生未生皆
得生成說經九遍地藏發泄金玉露形說經
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是時一國是男是
女莫不傾心皆受護度咸得長生
上陽子曰以道用言元始天尊元神也紫
清白眞人云此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
相比肩是也内義曰玄座神室也空浮法
身也五色乃妙化之炁師子印心知元神
在室運心攝炁法身虚寂心知明妙神之
御炁心以象師得非天尊道相乎又豈非
我之眞性乎則玄座空浮乃湛寂眞靜而
又常應常靜人之最難降者心也性也經
云人神好清而心擾之心好靜而欲牽之
神即眞性心靜而神自清入室之工降心
如降猛獸前哲以鉛汞而比龍虎者謂其
難制伏也純陽云温温鉛鼎光透廉幃造
化爭馳虎龍交媾進火工夫牛斗危况師
子爲百獸之王空浮而坐于其上稍有怠
慢亦危之甚東海青元眞人曰必先降伏
而座其上猶虚其心外其形道斯能應始
爲超脱之本説經一遍諸天大聖同時稱
善夫修玄一至眞靈寳大還丹之士萬聖
敬護諸天所崇魔王保迎鬼神欽仰况得
預經座豈不稱善以道用言則行道一遍
身中之神皆得快暢也一國男女聾病耳
皆開聰二遍盲者目明三遍喑者能言此
以世法觀之似淺若以道用曉之其理最
切何以故一切常人不能靜聽養炁收視
存神故耳爲聲所惑目爲色所亂口爲味
所役乆而不悟終亦必盲聾喑啞至矣老
子曰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者是
也大修行人聽於无聲乆而愈聰視於无
形乆而愈明口不雜味乆而愈爽况入室
之際我之五官當云何而恐懼戒謹哉魏
眞人曰耳目口三寳閉塞勿發通眞人潛
深淵浮游守規中者此也西遍跛痾積逺
皆能起行比世人不知修道如跛者不能
行痾者纏也積習也之及也以其下愚纏
於俗染積習所及故爾今言能起行者能
起志而修行也五遍久病痼疾一時復形
世有信道之士心多不堅不信道之人其
懷不信之心反堅如金石百計不能回其
心使之信道此爲久病痼疾忽然一旦信
道行之不疑是謂一時復形説者有以坎
爲耳而開聰離爲目而目明又有以震驚
爲開聰離麗爲目明何不超脱夫經之流
世實存道爾非眞履的踐之器識奚可以
語是哉六遍髮白反黑齒落更生血盛則
髮益精裕則齒堅七遍老者反壯少者皆
强若先天玄一之炁復則老者反嬰而反
壯矣若至眞之炁全則少者皆强矣老子
曰比於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
之合而?作豈非少者皆强之義八遍婦
人懷姙鳥獸含胎己生未生皆得生成說
經九遍地藏發泄金玉露形説經十遍枯
骨更生皆起此道用與世法兩存世
法則依經云云不必復贅道用則修金液
還丹之士未得先天一炁則一身皆陰若
離中虚豈不謂之婦人乎紫陽眞人曰日
居離位飜爲女坎配蟾宫却是男者此也
旣得金液歸鼎上下則守以朱雀玄武左
右則守以白虎青龍豈非鳥獸含胎乎皆
得生成者金鼎之胎完炁足地藏發泄金
玉露形者形神俱妙枯骨更生皆起
者眞人出現身外有身千百億化也内義
曰鳥獸含胎者砂含汞質象類懷胎汞遇
鉛而凝結炁遇形而混合己結之炁日益
壯盛發生之炁又復混凝不隨物散長養
聖胎故曰己生未生皆得生成又九遍者
地西生金天九成之還西兑方爲金乃坤
兊合而金成於土蓋鉛歸土釜而成寳也
參同契曰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所謂
一炁還元也夫天一生水始因空炁金胎
而生未見金質地西生金猶爲化機至此
則還元復性居於中宫是爲丹體而有玄
象中宫土也土爲地金母居其中故曰地
藏發泄金玉露形漢天師序金液神丹經
云神仙之趣要妙之言无理之至理不然
之大然己具載於淵宗非一毫之所宣太
上亦復暢此冲虚妙道者也是時一國是
男是女莫不傾心一國乃一身男女即陰
陽傾心者以類相感猶言先天之炁與後
天氣合而成丹功圓炁足故云皆受護度
咸得長生如上所釋皆屬道用若從世法
不釋己詳頌曰玄座空浮五色師盲聾喑
跛病皆離地藏泄時金玉露飛空奪得錦
標兒
道言是時元始天尊說經一遍東方无極无
量品至眞大神无鞅之衆浮空而至說經二
遍南方无極无量品至眞大神无鞅之衆浮
空而至說經三遍西方无極无量品至眞大
神无鞅之衆浮空而至說經西遍北方无極
无量品至眞大神无鞅之衆浮空而至說經
五遍東北无極无量品至眞大神无鞅之衆
浮空而至說經六遍東南无極无量品至眞
大神无鞅之衆浮空而至說經七遍西南无
極无量品至眞大神无鞅之衆浮空而至說
經八遍西北无極无量品至眞大神无鞅之
衆浮空而至說經九遍上方无極无量品至
眞大神无鞅之衆浮空而至說經十遍下方
无極无量品至眞大神无鞅之衆浮空而至
十遍周竟十方无極天眞大神一時同至一
國男女傾心歸仰來者有如細雨密霧无鞅
之衆迮國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於是无
始懸一寳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
丈元始登引天眞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眞人
十方无極至眞大神无鞅數衆俱入寳珠之
中天人仰看唯見勃勃從珠口中入旣入珠
口不知所在國人廓散地還平正无復欹陷
元始即於寳珠之内說經都竟衆眞監度以
授於我當此之時喜慶難言法事精悉諸天
復位倐欻之間寂无遺響是時天人遇值經
法普得濟度全其本年无有中傷傾土歸仰
咸行善心不殺不害不嫉不妬不淫不盗不
貪不欲不憎不??言无華綺口无惡聲齊同
慈愛異骨成親國安民豐欣樂太平經始出
教一國以道預有至心宗奉禮敬皆得度世
上陽子曰此道用與世法兩存世法則天
尊說經感召十方无極衆眞東方梵監須
延天等震宫卯位是无鞅衆南方鬱單无
量天等離宫午位西方靈化梵輔天等兊
宫酉位北方洞元化應聲天等坎宫子位
東北高虚清明天等艮宫寅方東南波羅
尼密不驕樂天等巽宫巳方西南寂然兜
術天等坤宫申方西北上上襌善无量壽
天等乾宫亥方上方九霄上清玉眞三十
六天等下方无色界色界欲界三十二天
等以至三元九地无鞅之衆俱會始青天
浮黎土聽元始天尊說經也十者極數而
言以道用則十者是天地生成之數戊己
二土合而成十天地合而萬物交陰陽合
而萬物生鉛汞合而金丹成當採藥之時
簇三千六百之正炁回七十二候之要津
分三百八十西爻聚五星二十八宿鼓二
十西炁之陽火行六十西卦之陰符三魂
衛形七魄歸體身中萬二千神一時聽命
是爲十方无鞅之衆浮空而來一時同至
男女傾心歸仰是陰陽二炁混合細雨密
霧乃眞炁薰蒸參同契曰金砂入五内霧
散若風雨土皆偏陷土印戊己二土戊己
是玄牝之門采藥之際龍争虎鬥金木間
隔一失防遏必致走喪蓋得之在我則彼
失我失則彼得故云偏陷當是時也唯至
聖神人練己純熟方能禁止其偏陷之失
寳珠如黍之小容衆眞勃勃而入以世法
見豈不神通道用視之无黍米大元始懸
一寳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
此明道用寳珠空玄神與道合去地五丈
地皆言土土即戊己金丹從戊己而結旣
己結丹離而去之戊土己隔西天己土尚
離五丈此須口傳不可顯露回視五丈之
下皆五濁惡世矣説者以寳珠去地五丈
比心去脾五寸爲喻是最愚謬或以寳珠
爲性五丈爲五行之數或以丹田到玄關
爲說豈知祖炁成化胎仙之妙元始登引
衆眞俱入寳珠元神一定萬神總歸契虚
合无升玄入妙青元眞人曰道之微妙本
於虚无天眞之身豈有容礙不免同時混
殽所以懸珠應變示无形者還於无物登
者起而舉行引者指示化導天人仰看成
眞得道者隨入珠口若天人有累未可偕
行旣入珠口不知所在此皆元始示現神
化金丹之道從无入有以有歸无混合百
神於一心斂藏萬有於一息則天人異見
豈得而知珠内妙化哉説經都竟衆眞監
度以授於我紫陽眞人云白虎首經至寳
華池神水眞金又云相吞相啗却相親始
覺男兒有孕諦觀此語豈非說經都竟乎
又豈非以授於我乎當此之時喜慶難言
情性兩下圓明今日欣慶受度法事粗悉
諸天復位法事者有爲之事經云上義爲
之而有以爲大藏般若云丹成之後委之
而去則諸天復位其理可見諸天旣己復
位則達磨亦入少林冷座這般指出了諸
學仙子寧不爲之慶快倏欻之間寂无遺
響倏欻言至疾也凡息爲略一略有五倏
欻一倏欻間不容貶眼此世法之言爾若
道用則倏歘之間西字莫容易看過一字
須要惺惺始得夫煉金液大丹其事最疾
故丹經以年中取月月中取日日中取時
時中取候候中取刻蓋攢七十二候於一
日則一時分爲六候煉丹之頃不用二候
猶一時不要半箇時己得還丹也故須菩
提問世尊云是事疾否世尊云是事甚疾
而遺響之義尤須詳明這箇寂字受用不
盡是時天人遇值經法普得濟度此當作
道用釋天人當分兩說經法亦是兩義何
以故蓋有材者施材法者施法又有藥者
施丹聞經者施法是以經法兩明法材雙
扣皆云兩者謂之天人謂之經法則天人
全乾坤之體經法全大丹之用各全其本
年而咸无中傷内義曰得之者知其神而
愛之明其炁而寳之方謂之全傾土歸仰
咸行善心不殺不害者當以世法釋人无
有不善皆因物慾所蔽昩其本來是以惡
日長而善日消也今者得遇經法則皆回
光返照返本還元而行其本來之善心矣
書云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夫念想見聞皆
謂之殺折傷一切曰害毁人良能曰嫉恨
彼富貴曰妬不絶妄想曰婬取於非義曰
盗好愛无厭曰貪見物起念曰欲謗毁勝
己曰憎疑忌正首曰??虚言詐誕曰華綺
語不規檢曰惡聲十惡之業唯婬慾爲諸
業之首修行之士先當屏絶長春眞人對
太祖皇帝且以慾爲第一戒太微靈書以
慾爲十敗之首修行之法无他但能眞實
絶慾餘皆易事耳世以絶慾爲甚難者此
乃愚癡之見却不知其法甚易但人自未
試也試者印煉己之事初學之士試於无
人之境獨行獨卧仍戒飲酒日則以丹經
常翫夜則以清淨存心眼前既无境亂内
則妄念悉除稍有魔障愈堅其心外則不
令飢渴内則常加滋補如此半年一載待
其精炁内固則自不思慾矣若慾念未除
是精尚不全更當固之丹經云神全者不
思睡炁全者不思食精全者不思慾首至
言也精旣全又能長保長守方可以煉還
丹人試行之即見其效蓋无人境處習煉
己者謂之小隱小隱若定方可大隱市廛
儻外絶境而内念不除見境印動此非眞
履實踐皆言清行濁總爲地獄種矣夫
絶慾之士上聖每加陰護鬼神踖中欽仰
丹道自然成眞昔紫虚元君與茅眞君校
勘天下眞仙得失之事其中頓落者西十
七人復上者纔二人勘其慾心未絶故也
慾罪若無十業俱弭齊同慈愛物我兼容
異骨成親自利利他國安民豐欣樂太平
國身也民身中之精炁也普老君授干吉
太平之要曰夫人天付之神地付之精中
和付之炁人能寳精去慾固炁愛神内則
身得長生外則國致太平况有諸内必形
於外了性則身清淨了命則丹圓成内則
性命雙修外則善行彰著福國安民而欣
樂太平矣經始出教一國以道預有志心
宗奉禮敬皆得度世内義曰人禀道炁而
生是心寧无有乎蓋由耽著幻妄迷昩昏
蒙一遇經法此心復明謂如今之指出丹
體乃本來之物非昔無而今有雖得之於
聞道之後實先有於聞道之前故曰預有
志心青元眞人曰宗奉此經以求濟度禮
者禮事此經如父如母如師如長畏愛之
間惟恐慢易敬者敬重此經如金如寳如
珠如玉愛惜不捨惟恐失之旣盡西心皆
獲度世而長生矣頌曰寳珠如黍在空懸
上聖高尊總現前珠口且容元鞅衆方知
經力妙玄玄
道言元始天尊說經中所言並是諸天上帝
内名隱韻之音亦是魔王内諱百靈之隱名
也非世之常辭上聖己成眞人通玄究微能
悉其章誦之十過諸天遥唱萬帝設禮河海
靜默山嶽藏雲日月停景璇璣不行群魔束
形鬼精滅爽迴屍起死白骨至學之士
誦之十過則五帝侍衛三界稽首魔精喪眼
鬼妖滅爽濟度垂死絶而得生所以爾者學
士穢炁未消體未洞眞召制十方威未制天
政德可服御地祇束縳魔靈但却死而己不
能更生輕誦此章身則被殃供養尊禮門户
興隆世世昌熾與善因縁萬灾不干神明護
門斯經尊妙獨步玉京度人无量爲萬道之
宗巍巍大梵德難可勝
上陽子曰天尊説經中所言以世法釋三
十二天帝諱即諸天上帝内名隱韻如青
天魔王巴元醜伯等即魔王内諱无英公
子桃康合延之類即百靈隱名青元眞人
曰夫靈寳爲道炁之徂度人爲萬法之先
元始含藴妙道出法度人流散文言制成
音律非下世文章之比中下之仙不可盻
其篇目惟上聖眞人深造道妙始能通亥
究微以道用釋是經即還丹也老子曰名
可名非常名經中所言上帝内名隱韻之
音者太乙眞人破迷歌云如何却是道太
乙含眞炁太乙豈非内名乎先哲云乾坤
之内宇宙之間中有一寳祕在形山此即
隱韻之音正陽眞人曰生我之門死我户
此即魔王内諱伯陽眞人曰眞人潜深淵
佛祖曰坐上有一无位眞人此即百靈之
隱名如上皆至玄甚微非上聖之士躬親
踐履修行成眞得道常人烏能通達而究
竟哉通究悉三字之義奚可略而不詳通
者通其經意究者究其丹道悉者悉其火
候只此三事一理就中多少玄微且如丹
經所言藥之内名者日魂月魄庚虎甲龍
水銀朱砂紅鉛黑錫黄芽白雪姹女嬰兒
金液流珠華池神水交梨火棗鳳髓龜精
此皆藥之内名又如乾坤鼎器坎離匡廓
玄關一竅太乙神爐神室黄房混元丹鼎
懸胎偃月金鼎玉燼此皆鼎器之隱諱又
如陰陽火候太易子癸復震屯蒙母隱子
胎刀圭媒聘攢簇時節情性主賓白黑雌
雄朔望弦炁顛倒浮沉抽添沐浴烹煉温
養斤兩爻符脫胎换鼎此皆火候之隱名
又如恍惚窈冥先天太極初三成震月現
庚申西南得朋首經至寳文武逆順至日
閉關擘裂鴻濛鑿開混沌建立鄞鄂剏造
鼎爐以有入无流戊就己防危社險復命
歸根龜息踵音千百億化此皆還丹隱韻
之音無非玄一徂炁之妙學者必須明師
通玄究微精達深曉是請上聖方能悉其
章也誦之十過者槩言還丹之成功道高
德隆之喻若其庸人不明說經之義首以
念誦十過而妄希求諸天遥唱萬帝設禮
如經所言者必无是理若修還丹功成道
備則其靈應豈止如是哉内義曰萬帝設
禮者莊子所謂澹然无極而衆美從之天
地之德聖人之道者也河海比愛河苦海
也人心被妄幻所有則愛從情出苦從識
至若修金丹要德合天地道同聖眞則愛
河靜息而苦海淵默矣山嶽藏雲黄庭經
曰五嶽之雲炁彭亨印五藏雲炁眞人之
息深深則五藏炁盈如山嶽之藏雲也日
月兩目也景光也神也眞人神不外馳目
雖視物而凝然不動故曰停景璇璣斗極
也人心象之極者旋而不移視而察之乃
若不動眞人者任其自然心須應物而湛
然常寂故曰不行群魔紛紜萬緒惑亂我
心既任其自然則應之若无事故曰束形
鬼精三尸也三屍不去道必難成能體純
素三屍自絶故云滅爽迴屍起死白骨成
人丹成之士非特獨善其身更宜推功及
物濟死度生淨明經云吾丹既成變化自
在所不足者上帝之詔未至於是積功以
期眞命焉吴眞君猛起于慶於己亡豈非
迴屍起死乎至學之士勤苦精進无退轉
也五帝五藏之神肝魂肺魄心神腎精脾
意此五者若人恬澹則神定魂清意安魄
寧精不走失若人躁競則神疲魂濁意亂
魄散精遂潰耗夫人非不欲安而壽而日
應酬神稍疲倦則三屍九蟲作我蟊賊是
以丹田之眞爲其所擾精進之士必屍蟲
消絶五藏之神各安其職故曰侍衛也三
界三屍也乃人身三部陰濁昏邪之炁屬
三徒之界上屍彭踞居人頭中屍彭躓居
人腸下屍彭蹻居人足凡人嗜慾貪婬種
種不善皆屍鬼所使庚申等日則詣天曹
言人罪過毫髮不遺欲人速死彼則欣躍
葛稚川曰子能絶三彭之仇乎古仙詩曰
窮盡世間無限法除非丹藥殺三屍紫陽
眞人曰由來庚甲申明令殺盡三屍道可
期此乃銷惡成仁化頑從善被我制伏護
我修行故曰稽首也魔精喪眼鬼妖滅爽
魔精有隻眼而形不可見鬼妖有精爽而
體不具一切常人醉生夢死皆爲妖魔所
害而反以爲樂者何也六慾七情之未除
故也大修行人七情俱忘六根盡淨則魔
精喪其瞎眼而變爲慧眼鬼妖滅其精爽
而化出神通上根之器精進堅固而行之
者雖垂死將絶猶可延其生况年壯而氣
裕者乎青元眞人曰萬縁紛起是内魔災
苦所逼爲外魔内魔不絶是曰精七情六
慾是謂鬼惱亂顛倒障我道德此所謂妖
至學之士心无退轉彼皆不得而爲此妖
魔之障矣初學者雖无内想然外境卒至
此心印亂奚可煉丹故經云爾者學士穢
氣未消也淫慾之人不能清淨自知體有
穢氣若見修行之人急當迴避毋觸忤其
眞氣以招殃禍而初學之人慾念不除則
體亦穢氣不能洞達眞道又焉能召制十
方雖積小善寸功未能臨制上天七政之
辰蓋金丹之士所行與天地合德與日月
合明天罡所指斗極居前也若修丹未成
則威未制天政此名初仙若未能修行而
積德重厚此名地仙其德止可伏御地衹
也束縛魔靈者以其不明先天妙道唯存
想行符役驅神鬼又常吸呼陰户鬼氣是
名鬼仙如上積行不倦亦可延壽故曰但
却死而己不能更生此形體以久視長生
儻一旦不行禍難即至也知此道而不行
又輕與人妄論是謂輕誦此章身則被殃
内義曰金丹之要全在精勤調燮精則必
明勤則必成首則勤於采取次則戒於持
盈以俟鼎器圓成藥物全備則運符進火
添抽汞鉛時晷相符節候无爽故得陰陽
氣足離坎珠圓神化成眞長生久視若乃
情躁心怠妄作謾爲緯候相差符節不應
則隆冬大暑盛夏嚴霜姹女逃亡赤龍奔
逸神精既失金液難求氣索體羸形衰身
殁供養尊禮虔心供養日夕尊禮眞仙聖
師而又修行篤敬外則宅舍昌盛内則身
心安寧動與吉會神明護門高象先日夕
思眞不覺魂升玉京上帝憐之命西華太
乙夫人指示金丹訣其篇有曰乾坤陰陽
之門户乾道男兮坤道女時人不識眞陰
陽茫茫天地尋龍虎觀此則門户宅舍在
吾身也斯經尊妙獨步玉京七籖經教部
云夫三洞者是一乘之妙旨三景之玄言
了則上聖可登悟則高眞斯陟龍章鳳篆
顯至理之良詮玉簡金書引還元之要術
况斯經爲三洞之冠故云獨步玉京從古
至今仙眞上聖未有不由是而修證者萬
法千門靡不出此巍巍蕩蕩非可以名言
思議頌曰内名隱諱不堪論无位眞人號
獨尊了得内名須受用方知劫劫鎮長存
道言凡誦是經十過諸天齊到億曾萬祖幽
魂苦爽皆即受度上昇朱宫格皆九年受化
更生得爲貴人而好學至經功滿德就皆得
神仙飛升金闕遊宴玉京也上學之士修誦
是經皆即受度飛升南宫世人受誦則延壽
長年後皆得作尸解之道魂神暫滅不經地
獄即得返形遊行太空此經微妙普度无窮
一切天人莫不受慶无量之福生死蒙惠上
天所寳不傳下世至士齎金寳效心盟天而
傳輕泄漏慢殃及九徂長役鬼官侍經五帝
玉童玉女各二十西人營衛神文保護受經
者身
上陽子曰十過以成數言經功圓成諸天
齊到青元眞人曰億曾萬徂乃无始以來
捨身受身所育父母乃租乃先幽滯魂靈
乆拘苦爽悉獲受度上升朱宫南方丹天
世界有南昌上宫宫有朱陵之府府有流
火之庭乃鍊化度仙之所獲超升者經由
此宫受三火大鍊鍛鍊五濁穢形以王眸
之光鍊其氣質以黄華之水灌蕩尸形然
後内孕靈眞隨其報化而遂更生鍊度之
格有三上學三年受度中智九年下學二
十西年格皆九年者總以中格言之此世
法釋也若以道用當求於身十過者則十月
之理諸天齊到者萬神混歸元一億曾萬
祖乃父母假合之物幽魂苦爽印有身之
後昏濁之氣皆印受度上升朱宫乃鍊化
假合昏濁之氣超入清淨光明之域受化
更生得爲貴人謂融鍊假合昏濁之氣俱
化陽神更生眞氣萬神爲一神萬氣爲一
氣長養聖胎也學士到此地位己得神全
氣足延年長生所謂仙者尚未可言而好
學至經功滿德就皆得神仙若進修内功
成就外行方可言仙内功者火候脫胎神
化之道外行者濟人利物如漢天師區别
人鬼葛仙翁濟度幽魂許眞君誅剪蛟妖
是矣經云學者雖守道不作功德亦不能
得道若内丹成積修外行則功滿德就飛
昇金闕逰宴玉京眞不虚也上學之士修
誦是經皆印受度飛昇南宫上學者聞道
勤行也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蓋勤
則有功即飛昇南宫也世人受誦則延壽
長年後皆得作尸解之道世人乃常俗之
流紫陽眞人曰大丹之法至簡至易雖愚
昩小人得而行之亦躋聖位尸解有西種
一者兵解若嵇康寄戮於市淮南託刑于
獄二者文解若次卿易質於履長房假形
於竹三者水火解若馮夷溺於大川封子
焚于大樹西者坐解視其己死而足不青
皮不皺目光不毁屈伸從人名太陰鍊質
肉過百年不朽更起眞誥云尸解仙
不得御華蓋乘龍登太極但不死而己故
云魂神暫滅不經地獄印得返形遊行太
空也說者謂尸解者曰瑩骨輕精血不變
投其屍于名山大川百年之後化生珠玉
也此經微妙普度無窮一切天人莫不受
慶以道用釋此經即至寳也即金液也微
妙即白虎也即兩七也崔眞人入藥鏡兩
七聚輔翼人以此經微妙之功順則生物
逆則成丹廣濟有情普度無窮矣一切天
人大修行者以天人分兩義猶金丹分龍
虎二物莫不受慶天人以法藥兼施故皆
受慶經功圓滿丹道成眞豈特身被長生
之恩偕祖彌蒙超升之惠上天所寳不傳
下世此從世法釋青元眞人曰上眞朝奏
必嘯詠此篇天實寳愛不傳下世因後聖
君堅請以保甲申洪災所以聖聖相傳不
及凡俗唯至士齎金寳效信質心盟告諸
天方可傳授何則人之愛者唯金寳金爲
堅剛之物太上設此使人捨己所愛破慳
恡心以此捨心回向表其心誠堅如金石
若輕泄妄傳殃及九祖矣侍經五帝玉童
玉女各二十西人此道用釋經者祖氣也
五帝妙化五行之氣童女二十西人是合
内外二景眞神眞氣營衛丹體保護受經
圓成大丹也昔許旌陽鍊還丹乃感上帝
遣五仙童女持劔而下旌陽日與之戲劔
後乃成道豈非保護受經者身乎頌曰上
天所寳不輕傳若得親傳可上天金寳效
心何所貴此經微妙福無邊
道言正月長齋誦詠是經爲上世亡魂斷地
逮役度上南宫七月長齋誦詠是經身得神
仙諸天書名黄籙白簡削死上生十月長齋
誦詠是經爲國王帝主君臣父子安鎮國祚
保天長存世世不絶常爲人君安鎮其方民
稱太平八節之日誦詠是經得爲九宫眞人
本命之日誦詠是經魂神澄正萬氣長存不
經苦惱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
朝禮名書上天功滿德就飛昇上清
上陽子曰如世法則正月長齋誦詠是經
正月爲一歲之始西孟之首乃天官上元
大慶之月精思不替曰長守心戒慎曰齋
是謂正月長齋口念聲揚曰誦行坐長吟
曰詠是爲誦詠是經青元眞人曰正月爲
西始之首天地通泰萬物更生之時乘天
官考校之格長齋誦經度上世亡魂斷絶
地司連逺之苦度上南宫也道用則爲進
火之月採藥之時皆爲身中修行下工之
?内義曰正月屬寅修丹採藥以寅申爲
起伏之候寅乃陽起之候欲於甲時行功
則於寅時先守以至甲時施用長齋者清
心也誦經者攝炁也清心攝炁是爲採藥
上世亡魂乃身中積陰之炁陽炁雖從子
上發生一陽在五陰之下至於寅時猶陰
陽相干陰上陽下鬱而未暢故曰逺役至
于甲時以法薰蒸陽氣奮發上騰入于離
宫得不謂之斷地逺役度上南宫乎蓋經
中所言朱宫或言南昌上宫或言朱陵或
言南宫者皆離宫也離必以坎爲應故張
眞人曰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化離宫腹内
陰是也七月長齋誦詠是經身得神仙七
月屬申乃陽伏之候欲於庚時行功則於
申時先守至於庚時運汞投鉛鼎中成寳
亦名采藥亦鑄鼎器陽氣日盛陰氣日消
所謂純陰鬼也純陽仙也陽氣既壯即得
仙之漸功滿氣足神化脫胎眞人出現故
曰身得神仙得道之士酆岱落其死籍移
注仙籍膺圖受籛乃獲上昇故曰諸天書
名黄籙白簡削死上生也十月長齋誦詠
是經内義曰采藥足備鑄鼎圓成預先十
月入室調和神氣去冬至十五日爲始謹
存神於腎間謂之築固靈根使根源本始
神氣俱生身猶國也神爲身之主氣爲神
之臣神滿氣盈百骸俱理丹成質蛻乆視
長生骨肉同飛形神俱妙一如經之謂矣
八節之日誦詠是經得爲九宫眞人八節
八卦也入室運符進火以冬至日子時爲
首起火神存在腎陽火運行其神隨逐而
進腎中根也神室帶也自根至帶根帶相
運結胎成果一舉三時自子至丑自丑至
寅金火逼逐歸還神室金丹漸結應冬至
立春節屬坎艮卦至卯時沐浴辰時進火
至巳金火逼逐還至髓海應春分立夏節
屬震巽卦陽火至極午時運符至未至申
金水推運從雙關鵲橋入室包固玄珠應
夏至立秋節屬離坤卦至酉沐浴戌亥運
符眞氣歸源一陽來復應秋分立冬節屬
兊乾卦周而復始循環不己蓋促一年之
功於一日之内以應八節凡此運用陽火
陰符皆歸中宫長養聖胎十月氣足寳鼎
功成脫胎神化是爲眞人夫八卦環列外
實中虚丹體居中易曰八卦成列象在其
中此其所以爲九宫眞人也又世法釋八
節之日是太乙司命領諸官吏紀録世人
罪福功過有功則舉有過則罰其日誦經
乘保舉之格爲九宫眞人本命之日誦詠
是經魂神澄正萬氣長存人身三魂一魂
居首本屬宿宫一魂居地府一魂居形内
七魄常在身七魄使人昏淫三魂喜人爲
善遇本命日魂神降體就尸合同循環歸
降不絶則生人安隱灾病不生本日清淨
身心不酒不色更衣焚香誦經習善坐不
睡眠即得魂與魄合魂屬陽魄爲陰陰陽
相和道氣内降命根堅固身體清安若以
酒色昏亂形體魂歸一見去身七步之遠
取合不能穢惡衝射魂乃復去七魄因魂
不能來合則其陰氣愈盛鼓舞得志肆情
恣慾矣若三度昏亂魂不得合魄者則陽
表陰旺七魄與陰鬼交通但思淫亂夫七
魄各有名曰尸狗伏尸雀陰吞賊飛毒除
穢臭肺尸狗主貪伏尸主食雀陰主婬吞
賊主偷飛毒妄想除穢敗善臭肺主一切
煩惱以其不善故名亦惡人但念頭不正
即便引入邪道耽滯酒色游夢衆惡污濁
穢行迷亂多睡耗精疲神喪氣多病惱亂
至死彼却紓快若於本命之日精心行善
誦經行道每每不倦有進無退善功徹天
則如經之應感功滿德就則飛昇也許眞
君靈寳淨明度人經法有十毋忘其中最
切者毋忘剛潔謂人剛則有守不行婬邪
潔則戒行不貪飲食不淫則不損身不精
神戒食則不殺物之性命故夫飲酒好色
而誦經論道者其罪最重此皆世法釋也
若言道用尤有妙理夫本命之日是采藥
入室之日是還元返本之日是歸根復命
之日故一年之内止有此日此日之中唯
在一時一時之間只用二刻是攢族之法
也攢七十二候於一日簇三萬六千正氣
於一時比一時得六候止用二候誦經鍊
丹則一時中尚餘西候别有妙用須在心
傳此爲本命之日也彭眞人曰初則全無
形質一如鴻濛混沌之中既經起火蓮符
便應元年滋産此爲本命之日受氣之初
參同契曰冠婚氣相紐元年乃芽滋内義
曰若火候畢行脫胎神化之道聖胎存於
髓海之中以周星六十日爲期本命一周
以合周星之數忽然如霹靂之聲天門裂
開聖胎脫出凡蛻爲仙長生不死魔王保
舉諸天奉迎功備德隆飛騰可待李昌齡
曰功者日用之謂德者日新之謂茍能閔
閔然如農夫之望歲汲汲然如商賈之營
財今日積德明日累功所謂地仙三百善
行之只在一年天仙一千三百善行之只
在西年第人雖行多至中廢爲心不堅故
也紫虚元君曰傅先生少好道入焦山石
室七年忽遇太極眞人授以木鑽使穿一
磐石戒曰石透吾當度汝石厚五尺餘傅
穿之不息積西十七年石忽穿透太極眞
人果來度之此心堅之至况誦經行道而
精進者乎頌曰三月長齋誦是經諸天上
聖爲書名人知本命詠經日日用之間顛
倒行
道言行道之日皆當香湯沐浴齋戒入室東
向叩齒三十二通上聞三十二天心拜三十
二過閉目靜思身坐青黄白三色雲氣之中
内外蓊冥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師子白鶴
羅列左右日月照明洞煥室内項生圓象光
映十方如此分明密呪曰
貪羅鬱羅符无蘇陀太冲太極陰陽包和
出有入无入生出死鬼神莫測變化自然
元始混炁玄中之玄上干有終下洞大淵
誦之一遍沉痾自痊煉魂浴魄眞陽自全
齋戒禮誦萬過飛仙无上祕呪受命綿綿
重宣心呪貪羅洞明玉清上極梵炁氤氲
分靈布炁降注付身形神俱妙與道合眞
臣身得道七租飛昇垂如金格統攝萬靈
急急如元始玄都律令
无上玄元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
左右官使者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五帝首符
首日香官各三十二人關啓所言今日吉慶
長齋清堂修行至經无量度人轉經受生願
所啓上徹徑御
无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
畢引炁三十二過東向誦經
上陽子曰此經實修行之旨示祖炁之眞
所以首言行道之日而不曰誦經之日者
要知經即丹也丹即道也道即經也非道
則不出經非經則不出丹非丹則不成道
一定之理更无别途此當以道用與世法
通釋夫行道有二有内行道有外行道今
先指外行道沐浴齊戒嚴設壇墠燒香誦
經步虚朝贊爲外行道東海青元君曰以
五香水持呪洗身此外沐浴大行梵炁周
回十方以至中理五炁混合百神是内沐
浴齋者非止禁茹葷穢且先屏絶婬慾然
齋心可以防患戒性可以消災入室者入
靖絶塵身心專注可與神靈交通東向爲
長生之方召集生炁叩齒之法左爲天鐘
右爲天磬召仙靈也中爲天鼓朝奏上聖
心拜者身形不動專意存禮閉目者收視
内觀炁乃癡寂青爲玄一之炁黄乃元一
之炁白乃始一之炁三色之義取法三清
坐而存之神明自見内景外境蓊然冥合
次存青龍自肝出居左白虎自肺出居右
朱雀自心出居前玄武自腎出居後師子
白鶴各以六數存之自六腑而出分左右
左目化爲日輪現紫赤之光九重右目化
爲月輪現黄白之光七重與身相去三尺
光明煥爛射入鼻中通腦後入金華宫結
成圓光大如車輪以前青黄白三色相間
是爲九色圓象以此光明遍照十方然後
念前密呪密者不出聲也呪畢關告如前
關告畢東向端坐存所出身中西獸等神
在前聽法聞經然後出聲琅誦不得雜想
接談間斷經法如對君父无少懈怠務在
感通徹天也此乃外行道皆世法之當然
若以内行道則是道用其事迥别何以故
世人看經只看過了不知經中是一大修
行教指人行此經中之道故云行道之日
而不言看經之日修煉内丹則有入室下
工故云入室東向而不言登壇升堂者皆
修還丹之説蓋經者敬也天尊説經令下
愚之人知所歸敬則心向善不作非爲存
神養炁可以无灾若不沐浴齋戒更衣入
室而誦者反招殃譴若上士至人則行經
中之道故云行道之日經即道道即丹修
丹方有入室之事故云入室東向凡煉還
丹先須煉己存心故云沐浴有道之士先
絶慾想故云齋戒愚人不知此事却乃高
聲念將過去何謂行道曰修還丹也何謂
還丹曰必須師指故純陽眞人曰不因師
指此事難知老君曰吾非聖人學而得之
故學丹必先求師不可妄自猜說既得師
傳先須煉己何謂煉己曰去慾念養精炁
故純陽曰先須煉己待時既能煉己須結
丹友以爲外護劉海蟾云箇事非常事尋
人未得人陳泥丸云若无同志相規覺時
恐爐中火候非既得其侣先尋爐鼎悟眞
篇云先把乾坤爲鼎器次摶烏兔藥來烹
既得爐鼎然後擇日何謂擇日紫陽眞人
曰鉛遇癸生須急採又曰甘露降時天地
合即此是也得其日又得其時己須行卦
炁故悟眞篇曰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化離
宫腹内陰所以叩齒三十二心拜三十二
者還六十西卦也閉目靜思者伯陽眞人
曰耳目口三寳閉塞勿發通眞人潜深淵
浮游守規中也身坐青黄白三色雲炁之
中者我師縁督子曰先天一炁自虚无中
來青炁是汞白炁是鉛黄炁是土以其汞
鉛未合藉土合之紫陽自序云追二炁於
黄道會三性於无宫攢簇五行合和西象
龍吟虎嘯夫唱婦隨方知内外蓊冥西獸
羅列日月照明洞煥室内項生圓象如此
分明密呪者大音希聲之謂此之謂行道
此之謂誦經此之謂内外二景煉丹既就
然後關告而身中魂魄皆化爲神矣頌曰
入室之功却妄情誦經行道早修行傳言
玉女先關啓三十二天次第昇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經註解卷上
(http://www.mjzsk.com/book/EBEADG-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