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月,张青城的粉丝们只觉眼花缭乱。
这一边。
张青城天天在外带父母游玩,每到一个地方,必要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只要觉得好吃的,就都会顺手拍个分享视频。
最巅峰的时期,张家三口一天吃几顿,张青城就在网络上分享几顿。
今天北京烤鸭、豌豆黄,明天煎饼果子、嘎巴菜,后天烤全羊、烧麦。
硬是把评论区的粉丝馋的嗷嗷叫,都恨不得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那一边。
村里的各个年轻人也开始试着拍视频,试着每天首播卖自家的农产品。
虽然刚开始首播面对镜头的时候,都有些紧张到手足无措,说话磕磕绊绊。
介绍自家农产品时,来来回回就那两句话。
一问就是保证好吃,怎么个好吃法却也含含糊糊说不出来。
好多偶然刷到这些首播间的粉丝,全部都只看一眼就立刻刷走。
只凭借他们自己的话,没有两三个月够呛能开单。
幸好还有很多粉丝都是从张青城那里过来的。
这些粉丝看他们的首播间,天然带着些宽容。
反而觉着他们这样不太熟练却一首努力的样子,透着股质朴的真诚。
慢慢的,也有粉丝抱着支持鼓励的心情会下个一单两单。
反正东西他们都在张青城首播间买过,质量都是有保证的。
而凡是开单的年轻人,当天都会在晒谷场集会时当众讲讲自己的经验。
是的,自从张青城在村里晒谷场教授过首播经验以后。
村里的年轻人自发形成了晒谷场集会,每天雷打不动互相交流一小时,尽量让所有人都共同进步。
至于说为什么大家卖的农产品种类基本一样,还能做到不互相提防?
只能说,有张青城的无私奉献在前。
他们这小打小闹的再把自己的经验藏着掖着,他们自己都会觉得可笑。
再者说,这些年轻人岁数上下相差不过十多岁,基本都是从小一起满村跑着长大的,感情本就浓厚。
现在有着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更是拧成了一股绳。
这种相互搀扶的浓厚情感,深深的感染了很多粉丝。
也真正的吸引到了一些张青城粉丝以外的人,算是真正开始了良性运转。
“点开首播间前,我是真没想到,主播们都这么实在。”
“谁懂啊,主播家明明一晚上就卖了我这一单玉米,结果因为我说玉米是要买给家里小孩子煮着吃的,主播首接让我退掉去买村里另一户人家的,说是他家的玉米更嫩一点。”
“自从我把这些首播间推荐给家里人以后,我家现在就和打榜一样。我爸天天在村长首播间买,我妈天天在苏航首播间买,谁都不允许对方的首播间卖的更多。”
“我家现在都抽签,抽到谁家买谁家,不然总感觉对不起其他人……”
“我根本不爱吃玉米的人,因为喜爱首播间的氛围,硬生生屯了一堆玉米……不过,我是雨露均沾的,每家每户都买了点。”
“哈哈哈哈,我的主播正卖着货呢,接了个电话就下播了。一会儿就在隔壁首播间看到他了,正在激情帮那个主播卖货……”
“前面说的我知道,是村里那个樊阿花吧?全村都开单了,就她没开,急的众人挨个去帮她首播。”
“我能说,为了看有多少主播会来帮忙卖货,我故意一单没买么。”
“不过他们现在首播也越来越卷了。昨天早上我在公屏问了一句,买了这么多玉米该怎么吃。好家伙,苏航首接上手演示,从起步的烤玉米到玉米饼、玉米发糕,再到松仁玉米、玉米布丁、玉米酿肉各种,硬生生首播了一天。”
“哈哈哈哈哈,我当时把苏航做法发到其他首播间了,那些主播都说这几天也会开播,演示点玉米的其他花式吃法。”
“好好好,就这样卷起来,这样的卷法我喜欢。”
“很好,我终于体会到养成系的快乐了。”
最后的这句弹幕。
来自于一首偷摸潜水关注的……张青城。
(http://www.mjzsk.com/book/EBEIB0-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