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木槿咖啡”斑驳的玻璃窗洒在吧台,苏蘅正将最后一杯“告白”轻轻推到周砚面前。
那是一杯色泽如琥珀般柔和的日晒豆,香气中浮动着若有若无的玫瑰香,尾调则是荔枝般的清甜,仿佛是初夏夜风拂过湖面。
她看着他接过杯子,动作轻柔得像是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这一杯,是给你的。”她说得极轻,声音几乎融进咖啡氤氲的热气里。
周砚没有立即喝,只是凝视着她。
他想起几天前林曼事发后,自己亲手将调查资料交到纪律委员会时,苏蘅站在门口的光影里,眉眼温柔却坚定的模样。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这个女子从不靠情绪去反击,而是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就像她的咖啡一样,不张扬,却足够深刻。
他低头看向杯口,一个歪斜但完整的爱心拉花浮在奶泡之上,像是一句没说完的情话。
“你不是说我的拉花像‘失败的艺术品’吗?”他忽然开口,语气难得带了点调侃,“现在怎么还留着?”
苏蘅一怔,随即笑出声来:“因为失败的,也值得被记住。”
空气似乎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
窗外的风吹动帘子,带来老街熟悉的市井气息与海风的咸味。
周砚放下杯子,指尖轻敲桌面,忽然认真地问:“我可以真的学拉花吗?”
苏蘅眨了眨眼,有些惊讶。
这个总是冷静克制的男人,此刻眼神里竟透出一丝期待。
她点点头,转身从架子上取出拉花缸和牛奶壶,一边准备一边说:“当然可以,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可比打官司难多了。”
周砚微微一笑,站起身走到她身边,两人肩并肩站在吧台前,仿佛第一次那样,隔着一杯热腾腾的拿铁,彼此试探又小心翼翼地靠近。
而此时,在律所的会议室内,一场关于林曼的最终谈话正在进行。
“林小姐,我们己经调取了所有聊天记录和客户反馈,你修改评价、诱导投诉的行为,己经触犯事务所内部规范。”高律师神情严肃,“我们决定对你进行职务调整,并保留追责权利。”
林曼低垂着眼睛,脸色苍白却不失镇定。她知道,一切结束了。
“我辞职。”她缓缓开口,语气温和平静,却带着一种彻底的释然。
没有人感到意外。
她收拾好个人物品,最后一次经过前台,远远便看见周砚正站在“木槿咖啡”的吧台前,手里握着一只拉花杯,神情专注地听着苏蘅讲解技巧。
阳光落在他侧脸,映出一道柔和的轮廓。
她停下脚步,望着那一幕良久,嘴角终于扬起一抹苦笑。
“你们很般配。”她低声说道,随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咖啡馆的大门。
身后,是属于另一段故事的开始。
傍晚时分,周砚离开咖啡馆前,手里多了一本翻旧了的笔记本。
封皮上有岁月痕迹,扉页上写着一句话:
> “每一种味道,都是通往心底的路。”
“这是我父亲留下的。”苏蘅将它递给他时,语气平静,“他说,每一杯咖啡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也许有一天,你可以写下属于你的那一章。”
周砚郑重地点点头,将笔记本小心收起。
他走出店门时,天边晚霞正浓,城市的灯火开始一点点亮起。
远处传来轮渡鸣笛的声音,混合着海风与咖啡香,让人心头微颤。
而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苏蘅站在橱窗后,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尽头,唇角轻轻扬起。
她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
而明天,木槿咖啡就要重新营业了。
周砚说他会亲自送一份文件过来。
她不知道那是什么,但她隐约觉得,这或许,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端。
傍晚的云港市,海风温柔地拂过老街巷口,“木槿咖啡”的招牌在暮色中泛着暖光。
今天是重新营业的日子,门口早早排起了长队,邻里街坊、老顾客、甚至附近写字楼的年轻人,都来捧场。
苏蘅站在吧台后,手边是刚出炉的一批埃塞俄比亚日晒豆,香气浓郁而柔和。
周砚穿着一件剪裁利落的深灰西装,手里抱着一个文件夹,走进店门时目光扫了一圈,落在她身上。
他嘴角微扬,径首走到吧台前,将文件轻轻推到她面前。
“这是新拟定的《办公咖啡服务协议补充条款》。”他说得平静,但眼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真。
苏蘅翻开第一页,眉头轻挑:“风味沟通机制?员工情绪支持计划?这不是你以前会写的东西。”
“的确不是。”周砚靠在吧台边,语气轻松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不是法律条款,是我为你争取的空间。让他们明白,一杯咖啡不只是提神饮料,它也能承载人心和温度。”
苏蘅看着他的眼睛,那双总是冷静自持的眼睛里,此刻映着她的倒影。
她忽然觉得有些慌乱,又有些温暖。
她低下头,声音很轻:“为了我,跟整个律所管理层站在一起……你不后悔吗?”
周砚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从她手中接过那份协议,随手放在一旁。
他端起一杯刚做好的“归途”拿铁——那是苏蘅特意为他调配的新品,焦糖与黑巧交织,尾调有淡淡桂花香,像夜归途中的一盏灯。
他抿了一口,味道比想象中更让人安心。
“如果连一杯咖啡都不愿意相信,我又怎么能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律师?”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语气缓慢却坚定,“你知道吗?那天你在法庭外说的话,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所谓的‘完美’,也许只是回避了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苏蘅怔了一下,随即轻笑:“我还以为你当时只是看我笑话。”
“我也想那么做。”周砚看着她,眼神里透出一点笑意,“可你太固执了,固执得让我不敢忽视。”
两人之间的空气安静下来,只有咖啡机偶尔发出的轻微声响。
店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交谈声、笑声混杂着咖啡香气,在空气中缓缓流转。
然而就在这一刻,手机突然震动。
苏蘅低头一看,是楼上的老陈打来的电话。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老陈,您怎么啦?”
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而焦急:“小苏啊,房东刚刚来了,说要把租金翻倍,三天之内不搬走就得搬走……我这把老骨头,哪儿还能折腾得起啊……”
苏蘅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她抬头看向周砚,发现他正注视着自己,眼中多了一份关切。
“我知道了,您先别着急。”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我这边忙完马上过去,一定帮您看看合同。”
挂断电话后,她久久没有说话。
周砚放下杯子,轻声问:“出什么事了?”
苏蘅摇摇头,还没来得及开口,门口又传来一阵喧闹。
几个年轻人正围着新开的特调菜单兴奋地讨论,邻座的老奶奶则笑着对女儿说:“这家店啊,从你小时候就在了,真不容易。”
她望着这一切,心里却隐隐浮起一丝不安。
老陈的房子,也是父亲生前帮忙介绍租下的。
而现在,这座老屋似乎也正面临着一场风暴的前兆。
(http://www.mjzsk.com/book/EBJ0IB-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