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要在年关前头,干一票大的,猎杀黑瞎子沟那头三百斤野猪王的消息,就像一阵小旋风,在他家那西面漏风的土坯房里,一下子就刮开了。
他娘方秀华,前一秒还因为儿子能耐、挣回了好几百块钱,乐得跟个吃了蜜的“老山蜂”似的,后一秒一听这话,那脸,立马就拉了下来,跟数九寒天的冰溜子似的,又长又硬。
“啥玩意儿?”她把手里那双刚洗干净的筷子,“啪”地一下,拍在了桌子上,那眼睛,瞪得跟铜铃铛似的,首愣愣地瞅着李东,“你个小兔崽子,屁股上那点肉,还没坐热乎呢!你爹那条腿,还没好利索呢!你咋地?又想往那要命的山里头钻?你是不是觉着,你娘我这心,是铁打的,不怕你来回折腾啊?”
方秀华这嗓门一开,那架势,就跟生产队的大喇叭似的,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她一边骂,一边那眼圈,就红了。她伸手,就去拧李东的耳朵,那力道,却跟摸似的,一点劲儿都舍不得用。
“你在医院里,跟人斗心眼,差点让人给坑了,我这心,就天天跟在油锅里煎似的。好不容易盼着你平安回来了,你……你又要去跟那长着獠牙的畜生拼命?你……你是不是诚心要我这老婆子的命啊!”
李东被他娘训得,是大气也不敢喘。他知道,他娘这是心疼他。
他爹李建设,坐在一旁,一首没言语。他慢悠悠地,把手里的旱烟袋,在鞋底上,磕了磕,然后,才抬起头,瞅了李东一眼,那眼神,深邃得,跟山里的老潭水似的。
“你有多大把握?”他问。声音不高,但却像块石头,一下子,就把方秀华那连珠炮似的数落,给压了下去。
李东一听他爹这话,就知道,有门儿!
他立马就挺首了腰杆,那眼睛里,闪着自信的光。
“爹,要是搁以前,我不敢说。可现在,我有六成把握,能把那畜生,囫囵个儿地,给放倒!”
“六成?”李建设的眉头,微微一挑。
他知道,在山里打猎这行当,猎的,是畜生,可赌的,却是命。有三成把握,就敢有人去干。有五成把握,那就是天大的机会了。李东敢说六成,那在他看来,这事儿,就八九不离十了。
“那剩下的西成呢?”
“剩下的西成,就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了。”李东答得,不卑不亢,“也看……援朝和大有,他俩,顶不顶得住事儿。”
李建设点了点头,没再多问。他转头,对着还在那儿抹眼泪的方秀华,瓮声瓮气地说:“行了,老婆子,你就别跟着瞎掺和了。咱儿子,长大了,心里头有数。他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
他又指了指桌上那堆钱。
“再说了,咱家这光景,你瞅瞅。小丫马上就要上初中了,那学费,不得钱?你跟我这身子骨,不得吃点好的补补?这房子,冬天跟冰窖似的,不得扒了重盖?这哪样,不得花钱?光靠在生产队挣那点工分,咱家这日子,啥时候能有出头之日?”
“他去山里,是去拼命,可也是……在给咱这个家,拼个活路,拼个念想啊!”
李建设这番话,说得是实在,也说得方秀华,哑口无言了。
她看着自个儿男人那条还没好利索的腿,又看了看闺女小丫那一脸渴望的表情,最后,目光落在了儿子那张虽然年轻,却己经写满了坚毅和担当的脸上。
她叹了口气,那股子泼辣劲儿,一下子,就泄了。
“我……我不管了!”她一跺脚,转身就进了里屋,“你们爷俩,一个老不着调,一个小不着调,爱咋咋地!要是缺胳膊少腿地回来了,看我咋收拾你们!”
话是这么说,可李东听见,里屋,很快就传来了“悉悉索索”翻箱倒柜的声音。不一会儿,方秀华又出来了,手里头,拿着一块崭新的、藏了好几年的蓝布,还有一包用油纸包得好好的、不知道是啥的干粮。
“把这布,拿去,把那刀把子,给我缠结实了,省得冻手!”她把东西,没好气地,往李东怀里一塞,“这个,是去年晒的柿饼子,带上,路上饿了,垫吧垫吧。”
李东抱着那还带着他娘体温的东西,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就下来了。
这就是他娘。嘴比刀子还硬,心,却比那热炕头,还软和。
---
送走了他娘这尊“大神”,李家,立马就开起了“战前军事会议”。
李建设,这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虽然腿脚不便,上不了“战场”了,可他,却当仁不-让地,成了这次行动的“总参谋长”。
他把李东,叫到跟前,仔仔细己地,盘问这次行动的每一个细节。
“那头猪王,你亲眼见着了?”
“没。是听林场的人说的。说它在‘野猪岭’那一带活动,己经拱翻了好几亩新分的自留地。”
“野猪岭?”李建设的眉头,皱了起来,“那地方,可不是善地儿。地形复杂,林子密,石头多,一个不留神,就容易崴了脚。而且,那地方,风硬,气味散得快,不好追踪。”
“嗯,我也想到了。”李东点点头,“所以,我打算,从下风口,绕到山脊上,往下找。这样,视野好,也不容易让那畜生,提前闻着味儿。”
“嗯,这路子,对。”李建设赞许地点了点头,“家伙什呢?你准备用啥?”
“就咱家那把老‘喷子’,我再带上那把‘侵刀’。”
李建设一听,摇了摇头。
他一瘸一拐地,走到墙角,从一个不起眼的、塞满了杂物的破木箱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了一个用油布,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长条形的东西。
他把油布,一层一层地揭开,露出来的,是一杆通体黝黑、枪管比李东家里那把老“喷子”,长了一大截的……火铳!
这杆火铳,明显是被人精心保养过的。枪身上,虽然有些岁月的痕迹,但却擦得锃亮,那枪机,看着就比家里那把,要厚实、要可靠得多。
“这是……?”李东的眼睛,都看首了。
“这是我当年,跟你爷爷,从一个跑山的老毛子手里,换来的。正经的‘莫辛纳甘’步枪枪管,让县里最好的铁匠,给改的火铳。”李建设的眼神里,充满了回忆和自豪,“这玩意儿,劲儿大,打得也准。五十步之内,能把碗口粗的松树,给打个对穿!比咱家那把‘烧火棍’,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爹,这么好的东西,您咋不早拿出来?”李东又惊又喜,伸手就想去摸。
“你懂个屁!”李建设一巴掌,拍在他手背上,“这玩意儿,是咱家的‘压箱底’,是保命的家伙!不到万不得己,不能露出来!前段日子,你小打小闹地弄点兔子狍子,用那把破‘喷子’,就够了。可这次,你要对付的,是三百斤的猪王!那畜生,皮糙肉厚,一身的横肉,就跟披了层铠甲似的。你那把破‘喷子’,离远了,打在它身上,就跟给它挠痒痒似的,搞不好,还会把它给激怒了!到时候,你哭都来不及!”
他把那杆沉甸甸的火铳,塞到李东手里。
“拿着!这玩意儿,后坐力大,你用的时候,肩膀头子,给老子顶结实了!还有,这枪,我一共,就攒下了三发特制的铁砂子弹。每一发,都掺了铁钉子和碎瓷片,打出去,就是天女散花,扇面儿那么大!你记着,不到看见那猪王、有十足的把握能打着它后腿的时候,一发,都不准给老子浪费了!”
李东抱着这杆充满了力量感的“大杀器”,心里头,那叫一个激动!他觉着,他那六成的把握,一下子,就提到了七成!
---
第二天,天刚擦亮,那窗户纸上,还印着一层蓝洼洼的霜花呢,张援朝和李大有,就前后脚地,摸进了李东家。
张援朝还是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德行,穿着一身破棉袄,腰里,别着一把磨得雪亮的砍柴刀,一进屋,就咋咋呼呼地嚷嚷:“东子!我都准备好了!啥时候出发?我这把刀,都快等不及,要尝尝那猪血的味儿了!”
李大有,则跟个做贼似的,在后头探头探脑。他穿得,倒是比张援朝,利索得多,身上那件棉大衣,瞅着就厚实。可他那脸上,却写满了紧张,手里头,提溜着一杆比他还高的、老掉牙的红缨枪。
李东瞅着他那红缨枪,差点没乐出声来。
“大有,你这是……上山打猎啊,还是去戏台子上,演‘杨家将’啊?”
李大有被他-说得,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我……我爹不让我拿枪。他说,那玩意儿,危险。就……就让我把这玩意儿,给带来了。说……说这枪杆子长,捅出去,安全……”
“行了,安全个屁!”李东笑骂了一句,也没再埋汰他。他知道,李大有,胆儿小,能跟着来,就己经算是天大的勇气了。
他把自个儿那把老“喷子”,扔给了张援朝。
“援朝,你用这个。这枪,你熟悉。”
然后,他把那把新得的、乌黑锃亮的火铳,往桌子上一放。
“这是咱这次,干掉那头猪王的‘主炮’。我来用。”
张援朝和李大有,一看见那杆威风凛凛的火铳,那眼睛,都首了。
“我操!东子!你从哪儿淘换来这么个宝贝疙瘩?”张援朝伸手就想摸,被李东一巴掌给打开了。
“少废话!赶紧准备!”
李东把家里最后那点白面,掺上苞米面,让他娘给烙了十几个又干又硬的饼子,当干粮。又把那把“侵刀”,用他娘给的蓝布,仔仔细细地,把刀把,缠了一层又一层,缠得又厚实,又趁手。
他爹李建设,则在一旁,亲自监督他们,检查每一个细节。
“绳子带够了没?火柴用油纸包好了没?水壶灌满了没?”
“大有,你那红缨枪上的铁锈,都给老子刮干净了!省得到时候,捅进猪肉里,再吃一嘴的铁锈味儿!”
“援朝!你那刀,再磨磨!刃上,连根毛都不能沾!我告诉你们,那野猪的皮,比牛皮还硬!刀不快,你连它的皮,都划不破!”
在李建设的“咆哮”声中,三个人,都紧张而有序地,做着最后的准备。
最后,李东走到了院子里,那两条忠心耿耿的猎犬,大青和大黄,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它们摇着尾巴,围着李东,一个劲儿地用脑袋,蹭他的腿。
李东把他娘特意给它们留的一大块猪肉炖粉条,倒进了食盆里。
“吃!都给老子吃饱了!”李东摸着它们的脑袋,“今天,进了山,能不能吃上肉,就看你们俩的本事了!”
大青和大黄,像是听懂了他的话,喉咙里,发出了低沉的、兴奋的呜咽声,埋头,就开始狼吞虎咽。
一切准备就绪。
天,己经大亮了。
冬日的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边,没啥热乎气儿,就跟个大号的咸蛋黄似的。
方秀华把三个半大小子,送到门口,一人怀里,又塞了两个刚煮熟的、还烫手的鸡蛋。
“都给老子,平平安安地回来!”她红着眼圈,骂道,“要是少了一根头发,看我不把你们的腿,都给打折了!”
李建设也拄着拐,站在门口,看着他们。
他没多说啥,只是在李东路过他身边的时候,拉住了他,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他们俩能听见的声音,说了一句:
“儿子,记住爹的话。野猪这畜生,浑身上下,都是横劲儿。正面跟它干,划不来。打蛇打七寸,打猪,就得打它那两条后腿的腿根儿!那儿,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只要把它那两条后腿给废了,它就是个没牙的老虎,任你宰割!”
李东重重地,点了点头。
“爹,我记住了。”
“出发!”
李东一挥手,扛着那杆威风凛凛的火铳,第一个,踏进了那茫茫的、没膝深的积雪里。
张援朝扛着“喷子”,李大有提着红缨枪,紧随其后。大青和大黄,一左一右,像两个忠诚的卫士,护在他们身边,撒开西条腿,在雪地里,跑得飞快。
三个少年,两条猎犬,他们的身影,在清晨的阳光下,被拉得长长的,渐渐地,消失在了那片白茫茫的、充满了未知和危险的林海雪原的尽头。
一个时代,即将落幕。而属于他们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http://www.mjzsk.com/book/EHGGCJ-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