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父母的行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父母的行动

 

林秧秧结束冰原战斗,拖着满身疲惫回到营地临时休息区,通讯仪突然震动。她接通,妈妈熟悉的声音瞬间漫出来:“秧秧啊,今天家里灵脉花坛可不得了,新绽的花骨朵泛着淡金,像被灵脉微光吻过!我拍了好多照片,等你有空传你看……”

妈妈絮叨着灵脉花坛里新花从抽芽到绽放的细致过程,说花瓣上晨露滚动时,映得整个小院都像藏了星子。爸爸在旁适时插科打诨,讲社区灵侍家属互助会的趣事:“你王大叔,现在彻底魔怔啦,天天研究给灵侍孩子做营养便当,变着法儿琢磨灵脉食材搭配,昨儿端出个灵麦虾仁卷,把互助会那帮孩子吃得首拍桌,说比城里大饭店的还香,再这么折腾,真要成专业大厨咯!”

林秧秧靠在冰冷的营帐角落,听着父母传递来的烟火日常,冰原战斗留下的寒意与疲惫,像被春日暖风卷着,一点点从骨缝里抖落。那些激烈拼杀、灵能对冲的画面,暂时被父母描绘的温馨场景挤到脑后。

挂了电话,她望向营地外茫茫冰原,玉笛在掌心被攥得温热。父母的关心,是灵脉深处最柔和却最有力量的光,穿透冰原的酷寒,首首照进心底。她明白,自己奔赴灵脉战场的每一步,背后都立着家庭这堵最坚实的盾墙——父母跨越山海的牵挂,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底气。

而此刻,远在故乡的小院里,父母的行动才刚刚开始。妈妈把灵脉花坛新花的照片,仔细上传到灵侍家属互助会的共享相册,又给相册里每个灵侍家庭留言:“新花绽啦,灵脉稳稳的,孩子们在前线别担心家!” 爸爸则揣着新记下的 “灵脉营养便当食谱”,跑去社区厨房,跟王大叔碰头,要把这些能给灵侍孩子补充灵能、驱散疲惫的美味,更快送到更多孩子手上。

他们知道,女儿在守护灵脉、守护千万家庭的安稳,自己能做的,就是守好家里的小天地,让灵脉滋养的温暖日常,成为所有灵侍战士最安心的后方。林秧秧手握玉笛,望着冰原尽头即将升起的新一批灵脉异动预警,眼神愈发坚定——她要守护的,是像父母这样,在灵脉滋养下认真生活、默默支持的普通人,是每一个家庭里,永不熄灭的烟火与希望,让这份温暖,顺着灵脉的根系,在这片土地上长久蔓延……

爸妈没告诉林秧秧,他俩还瞒着女儿,加入了灵脉守护后勤支援队。

妈妈白天在灵脉花坛侍弄花草,收集蕴含温和灵能的花瓣、叶片,晒干研磨成香囊料,托人捎去前线,让灵侍战士们在战斗间隙,能闻到熟悉的、带着家的气息的芬芳,舒缓紧绷神经。夜里,她戴着老花镜,给战士们缝制灵脉能量收纳袋,用的是老家传承的针线技法,袋口绣着小小的灵脉花纹,结实又藏着祝福。

爸爸跟着互助会的大叔们,把 “灵脉营养便当” 升级成流动补给站。他们开着改装过的灵能餐车,沿着灵脉防线跑,餐车外壳画满温馨的家庭场景,车窗贴着 “吃饱才有力气守护家” 的标语。每到一处营地,爸爸就和大叔们吆喝着 “新鲜灵脉餐来咯”,把用灵脉蔬果、异兽精肉做的饭菜,热热闹闹端给战士,听他们讲前线故事,再把战士们的平安片段,整理成温暖简报,传给后方家属。

在老家小院的旧书桌抽屉里,妈妈藏着本泛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 “为女儿,为所有灵侍守护后盾”,里面记满灵侍家属的需求、能支援的物资清单,还有每次和女儿通话后,记下的 “秧秧说冰原很冷,下次多寄些暖绒鞋垫”“战士们缺灵脉应急药膏,得找老中医再调配方” 。爸爸的工具箱里,除了便当盒、修车工具,还备着灵脉检测仪,路过灵脉节点就悄悄检测,发现异动及时上报,成了守护灵脉隐秘的 “民间哨兵” 。

他们知道女儿在冰原浴血,便用自己的方式,把家庭的温暖、普通人的支持,化作细水流长的力量,注入灵脉守护的庞大根系。就像灵脉花坛里的新花,默默绽放在角落,却用芬芳和色彩,装点着整个守护的春天,让每一位灵侍战士知道,他们守护的土地上,家人的爱从未缺席,正以千万种模样,和他们并肩作战……


    (http://www.mjzsk.com/book/EHJDB0-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
慢节奏书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