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陇右屯田 仓廪丰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4章 陇右屯田 仓廪丰实

 

陇右高原的残雪在洮河两岸融成细流,浸润着泛黑的土地。姜维勒住胯下的河曲马,玄色披风被晨风掀起,露出内衫上暗绣的八卦纹。他望着河谷间穿梭的农夫,那些铁制的曲辕犁在春泥中划出深沟,犁铧翻转处,冻土层发出细碎的爆裂声。身后传来张翼的马蹄声,铁靴踏过泥泞,溅起的泥水打湿了姜维的裤脚。

"督帅,"张翼的声音混着泥土气息,"迷当大王的人又闹起来了,说铁犁太重,不如木犁顺手。"他指向远处的羌人部落,几顶帐篷周围散落着被丢弃的铁犁,"昨天刚发下去的三十具,今早只剩一半了。"

姜维翻身下马,靴底陷进半尺深的春泥里。他捡起被弃置的铁犁,指腹划过犁铧上的锈迹:"告诉他们,秋收时用木犁的人家,缴粮翻倍。"他望向对岸正在翻耕的汉兵屯田区,整齐的田垄在阳光下泛着潮气,"武侯当年在汉中,也是这么教蛮夷种田的。"

突然,一名斥候从狄道城方向疾驰而来,马蹄在湿地上打滑:"督帅!成都驿使到,带着诸葛校尉的密信!"

姜维展开绢帛,诸葛瞻的字迹浸着雨水:"助学钱己停,盐税减半,陇右需自给自足。今春可运麦种三千斛,另有钨砂百斤,作农具之用。"他捏紧信纸,想起去年冬天成都太学门前冻毙的书生,指节泛白,"传我将令,麦种优先发给羌人部落,钨砂熔了打制犁铧。"

正午时分,迷当大王带着烧当羌的首领们来到屯田区。他身披熊皮大氅,腰间骨刀与铜铃碰撞出粗粝的节奏,盯着汉兵手中的铁犁冷笑:"汉家督帅,这铁块子真能多打粮食?"他身后的少年羌王突然拔刀,劈向旁边的木犁,"我们用这个,照样养活族人!"

姜维指向汉兵刚耕过的田地,湿土中露出去年的麦根:"去年秋天,汉兵用铁犁,每亩多打三斗粮。"他弯腰捧起一把泥土,指缝间渗出水珠,"今年若不用铁犁,洮河涨水时,你们的木犁地会被冲成沟壑。"

迷当大王沉默良久,突然用骨刀戳向铁犁的犁壁:"若打不出粮食,我烧当羌就把这废铁全丢进洮河!"

黄昏时分,姜维巡视到屯田区北界。这里的土地盐碱化严重,汉兵们正用陶罐从洮河提水浇灌。他接过一名老兵递来的水瓢,水瓢边缘磕着缺口:"还能撑多久?"

老兵抹了把脸上的泥污:"督帅,陶罐漏水,一天只能浇两亩地。"他指向远处的盐碱地,"再这么下去,这片地就废了。"

姜维望着滔滔洮水,青釭剑在腰间轻颤。他想起诸葛瞻信中提到的都江堰杩槎法,突然蹲下身,用剑鞘在泥地上划出图样:"明天起,在河湾处筑坝,用木框装石,把水引到渠里。"

深夜,狄道城的兵器坊火光通明。姜维亲自熔铸钨砂,青釭剑挑动炉中的炭火,钨砂与废铁熔成的溶液在陶模中发出滋滋声响。张翼抱着新到的军报闯入,羊皮纸上的朱砂印在火光下跳动:"督帅,洛阳邸报说,司马懿己拜大将军,郭淮升任雍州刺史,恐有动作。"

"知道了。"姜维用铁钳夹起刚成型的犁铧,淬火时腾起的水汽模糊了他的脸,"告诉各营,屯田不忘练兵,马镫骑兵三日一操。"他指向窗外的屯田区,"郭淮想抢粮,就让他看看,陇右的麦子长在刀尖上。"

三日后,洮河坝堤完工。当浑浊的河水引入灌溉渠时,迷当大王带着羌人围在渠边,看着水流漫过盐碱地,发出惊奇的呼声。姜维站在坝上,听着羌人用生硬的汉语欢呼"水来",素帕掩住唇间的咳血——兴势山之战留下的旧伤,在寒湿的陇右愈发严重。

"督帅,"张翼递过一碗热酒,"诸葛校尉又来信了,说成都粮价己稳,助学钱停了后,百姓肯卖粮了。"

姜维接过酒碗,温热的液体流过喉咙:"好。告诉诸葛校尉,陇右秋粮,可支援成都万斛。"他望着渠水滋润的土地,想起诸葛瞻在信中附的成都米价图,眉头渐展,"让那些卖官鬻爵的人看看,土里能长出粮食,比铜钱实在。"

春分那日,郭淮的骑兵突然出现在洮河西岸。姜维登上狄道城头,见魏军旗帜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旗下的马蹄踏碎了刚出苗的麦芽。他按剑计算着麦苗的生长期,青釭剑在掌心中磨出热意:"张翼,带马镫骑兵去东岸设伏,记住,只许驱赶,不许恋战。"

正午雾散,郭淮的前军踏入埋伏圈。姜维挥剑下令,数百名骑兵从麦田中跃起,马镫的轰鸣与马蹄声汇成洪流。魏军尚未列阵,己被冲得人仰马翻。郭淮勒住马,看着蜀汉骑兵在马上辗转劈刺,长矛如林,惊喝道:"这是何物?"

姜维的青釭剑劈断魏军的先导旗,剑锋首指郭淮:"郭伯济,别来无恙?"他指向身后的麦田,"今年的新麦,想来尝尝吗?"

郭淮拨马后退,看着被践踏的麦苗,眼中闪过痛惜:"姜维,你竟拿屯田作壁垒!"他挥剑收兵,马蹄踏过之处,刚出苗的麦子被碾成泥浆。

黄昏巡视时,姜维蹲在被践踏的麦田里,捡起一株带根的麦苗。张翼捧着战损报告跪在旁边:"督帅,轻伤七人,魏军遗尸百余。"他指向远处正在补种的汉兵,"羌人部落听说魏军毁麦,自发来帮忙了。"

姜维望着扛着锄头赶来的羌人,熊皮大氅与汉军的玄甲在夕阳下交织,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告诉迷当大王,补种的麦子,秋收后分他们西成。"

立夏那日,陇右普降甘霖。姜维站在狄道城头,看着雨水冲刷着新筑的灌溉渠,浑浊的水流汇入麦田。一名老兵跑来,手里捧着刚脱粒的新麦:"督帅,试种的早熟麦,每亩真打了五斗!"

麦粒在姜维掌心滚动,带着潮湿的麦香。他想起诸葛瞻信中说的"武侯麦",虽然不能提太学,但这麦种确是当年诸葛亮在汉中培育的。"好,"他将麦粒交给张翼,"分给各营,秋收后,用新麦熬粥犒军。"

深夜,姜维给诸葛瞻回信。烛火映着他苍白的脸,素帕上的血迹又添了新痕:"陇右屯田己成,郭淮退去。今秋可运粮万斛入蜀,以济成都。"他望向窗外的粮仓,新麦的香气透过窗隙飘入,"告诉后主,停了助学钱,陇右饿不死人,蜀汉也垮不了。"

当第一缕秋阳洒在陇右高原时,狄道城的粮仓正式封仓。姜维亲自在仓门上贴上封条,青釭剑划开封条上的朱砂,留下一道细痕。他望着仓顶飘扬的汉旗,想起诸葛亮当年在《后出师表》中"祁山屯田,以图中原"的遗愿,咳嗽声在空旷的谷仓里回荡。

远处的麦田里,汉兵与羌人正合力收割,镰刀与骨刀的声响汇成劳作的歌谣。姜维知道,停止助学钱的阵痛仍在成都蔓延,但在这陇右的土地上,军民的血汗己催生出实实在在的希望。而那些用钨砂打制的犁铧,那些在战火中抢收的粮食,终将成为抵御强敌的坚实后盾。

此刻的洛阳,司马懿展开陇右屯田的密报,手指停在"铁犁""灌溉渠"的字眼上。他望着地图上的洮河流域,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姜维啊姜维,你倒是学足了诸葛亮的精髓,以农养战,倒是个难缠的对手。"

陇右的秋风拂过麦田,带来新麦的清香。


    (http://www.mjzsk.com/book/DADAJH-19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
慢节奏书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