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丹成初品,声名鹊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丹成初品,声名鹊起

 

炉盖开启的瞬间,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雅药香扑面而来,与之前的焦糊味或浓重药味截然不同。张清源心中一喜,连忙朝炉底看去。

只见丹炉底部,静静地躺着十几颗指甲盖大小、色泽淡黄、表面隐隐有光华流转的圆形丹丸。它们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闻之令人心神一爽。

“成功了!”张清源激动地差点跳起来。虽然这些丹丸看上去品相一般,大小也不太均匀,但毫无疑问,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清心丹!

【叮!宿主经过不懈努力,首次成功炼制‘清心丹’,品质:下品。丹药效果:服用后可清心宁神,辅助静坐,对轻微失眠、烦躁有缓解作用。炼丹术熟练度+50。】

【炼丹术(未入门):5+3+…(十几次失败累积约30点)+50 = 88/100 (下一级:入门)】

“下品清心丹!而且一次就炼出了十几颗!”张清源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丹药从炉中取出,放在一个干净的瓷盘里。他拿起一颗仔细端详,丹体还算圆润,凑近一闻,那股清雅的药香更加明显。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试试这清心丹的效果。他取出一颗,放入口中。丹药入口微苦,随即化作一股清凉的津液滑入腹中。很快,他便感觉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清明之意从丹田升起,缓缓弥漫至整个脑海。

原本因为连日炼丹而有些疲惫的精神,在这股清凉之意的滋润下,迅速恢复过来。头脑变得异常清晰,心境也格外平和宁静,仿佛置身于空山幽谷之中,耳边只有松涛鸟鸣。

“好强的效果!”张清源心中赞叹。这还只是下品清心丹,若是能炼出中品、上品,效果岂不更佳?

他立刻盘膝坐下,运转《清心诀》。在清心丹药力的辅助下,他感觉自己入静的速度比平时快了数倍不止,而且心神也更加容易集中,周围的一切杂念仿佛都被隔绝在外。一个周天行将下来,他感觉自己对《清心诀》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叮!宿主服用自炼丹药辅助修行,效果显著。《清心诀》熟练度+5。】

“太好了!”张清源睁开眼,目中精光一闪。这清心丹,果然是修行路上的好宝贝!

他将剩下的清心丹小心地用一个小瓷瓶装好,贴身收着。这些丹药,不仅可以自己用,以后遇到有缘人,也可以赠送一二。

炼丹术的熟练度也达到了88点,离入门只差一步之遥。张清源信心满满,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正式踏入炼丹的大门。

就在张清源沉浸在成功炼制出清心丹的喜悦中时,山下的世界,因为那期电视节目,关于他的讨论热度依旧未减,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一些行动力强的年轻人,真的按照网上搜集到的信息,三三两两地开始往青云山跑。有的是纯粹好奇,想看看传说中的“小神仙”;有的是自媒体博主,想来蹭一波热度,拍点素材;还有一些,则是真正遇到了一些困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求助。

一时间,原本人迹罕至的三清观,倒是比以前热闹了不少。

对于这些不请自来的“香客”,张清源依旧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没有刻意躲避,也没有大肆宣扬。若是有人诚心求教道家文化,他便耐心解答;若是有病人求医,他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符水、简单推拿或者草药帮忙调理。

当然,他也不是谁都帮。那些态度轻浮、言语不敬,或者明显是想利用他来炒作的人,他一概敬而远之。

渐渐地,一些关于张清源“有求必应”、“道法高深”的传闻,通过这些亲身经历者的口口相传,以及网络上的各种帖子、小视频,开始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开来。

其中,有两件事影响较大。

一件是,一位长期受失眠困扰的企业家,在各种治疗无效后,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找到了张清源。张清源见他眉宇间愁苦之气郁结,便赠了他一颗自己刚炼制出来的下品清心丹,并教了他几句《清心诀》的入门心法。那位企业家回去后,当晚便睡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觉。连续服用几天(张清源一共就给了他三颗),他的失眠症状大为改善,整个人精神焕发。这位企业家感激涕零,当即捐了一笔不菲的香火钱,用于修缮三清观。

另一件是,附近一个村子的小孩,几个月前掉进河里受了惊吓,之后便经常在夜里啼哭不止,精神萎靡,看了不少医生也找了些“神婆”都没用。孩子的父母听说了张清源的事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上门来。张清源用望气术一看,发现那孩子顶门有一小股未散尽的阴寒水煞之气,便画了一道“安魂符(驱邪符变种)”给他化水服用,又赠了一张平安符佩戴。不过三五日,那孩子便不再夜啼,精神也恢复了正常。

这两件事,经过当事人的宣扬,更是给张清源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一时间,“青云山三清观张道长”的名号,在周边县市都小有名气了。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香客和求助者。三清观的香火,也肉眼可见地旺盛了起来。张清源收到的香火钱,除了日常开销和购买修行材料,也开始有了一些结余。

他并没有将这些钱财据为己有,而是开始计划着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首先,道观的修缮是当务之急。他联系了山下小镇的施工队,准备先将道观的屋顶彻底翻修一遍,解决漏雨的问题,再将几间主要的殿宇和厢房进行加固和粉刷。

这天,张清源送走一批前来咨询养生之道的游客,正准备回屋继续研究炼丹术,却见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道观门口。

来人约莫五十岁上下,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穿着一身合体的中山装,虽然刻意收敛,但眉宇间依旧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气度。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人,目光锐利,太阳穴微微鼓起,一看便知是身手不凡的练家子。

“请问,这里可是三清观张清源道长修行之所?”为首的中年男子开口问道,声音沉稳洪亮。

张清源心中微微一动,他从这中年男子身上,感受到了一股与常人不同的“官气”和“正气”,虽然不如他自身道气纯粹,但也颇为浑厚。

“贫道正是张清源。不知居士是?”张清源稽首回礼。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道:“鄙人姓赵,赵国栋。今日冒昧来访,是有一事相求,还望道长不吝赐教。”


    (http://www.mjzsk.com/book/DIEIGD-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
慢节奏书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