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悦看着满脸怒容的先生,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先生息怒。学子敢于提出疑问,这正是好学的表现,并非目无尊长。学术的进步,本就源于不断的探讨与质疑。圣人的教诲固然深刻,但时代变迁,我们在传承的同时,也应思考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当下。”
那先生听了苏悦的话,脸色稍有缓和,但仍固执地说道:“苏女史,话虽如此,但圣人之言乃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岂容随意质疑。这些年轻学子,就是被你那些新观念带坏了。”
苏悦并未着急反驳,而是耐心地说道:“先生,我理解您对圣人的敬重。但您看,如今国家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无论是商业发展、民生改善,还是军事防御,都需要我们培养出有创新思维、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若我们一味地让学子死记硬背圣人之言,而不鼓励他们思考与创新,又如何能应对这些挑战呢?”
此时,周围聚集了不少学子,他们纷纷点头,对苏悦的话表示认同。其中一个学子说道:“先生,苏女史说得对。我们渴望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能够为国家做更多实事。”
那先生环顾西周,看到学子们期待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动摇。苏悦趁机说道:“先生,不如我们做个尝试。在不改变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每周抽出一定时间,让学子们自由讨论学术问题,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如此,既能保留传统学术的根基,又能激发学子们的思维活力,您看如何?”
先生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吧,苏女史,老夫就暂且信你一次。但若此举影响了学子们对圣人经典的学习,老夫定不会善罢甘休。”
苏悦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多谢先生支持。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让崇文院焕发出新的活力。”
解决了这一矛盾后,苏悦趁热打铁,又与山长及其他先生们商讨了增加实用学科的事宜。在她的努力下,大家终于达成共识,决定先开设一些诸如算术、地理、农学等实用课程的试点。
然而,苏悦清楚,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后续还会有更多困难等着她。就在她准备离开崇文院时,慕容轩匆匆赶来。
“苏大小姐,不好了!”慕容轩神色焦急地说道,“我刚刚得到消息,那些守旧势力不甘心失败,他们正在联合起来,准备向皇上进谏,反对你在学府的改革。”
苏悦心中一紧,没想到守旧势力这么快就有所行动。“看来他们不会轻易让我推行改革。慕容公子,你可知他们准备以什么理由进谏?”苏悦问道。
慕容轩皱着眉头说道:“他们打算以扰乱学风、违背祖宗之法为由,请求皇上收回成命,停止你的改革计划。”
苏悦冷笑一声:“他们还真是不死心。不过,我既然己经迈出了这一步,就不会轻易退缩。慕容公子,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慕容轩思索片刻后说道:“苏大小姐,我们可以先收集一些支持改革的证据,比如学子们的学习成果、百姓对实用学科的需求反馈等,然后在皇上面前据理力争。同时,我也会联络朝中支持我们的官员,让他们在皇上面前为你说话。”
苏悦感激地看着慕容轩:“慕容公子,谢谢你。有你的支持,我更有信心了。事不宜迟,我们这就行动吧。”
(http://www.mjzsk.com/book/DIIJED-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