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供销社面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供销社面试

 

杨芸骑车带着杨丽,杨卫东骑着借来的二八大杠跟在后面。

寒风呼啸,刮得人脸生疼。土路两旁的积雪有半尺厚,车轮碾过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杨丽的鼻尖冻得通红,却一声不吭,只是把脸埋在杨芸后背避风。

"芸姐,那张主任...凶不凶?"杨丽小声问,声音有些发抖。

杨芸感受着背后传来的颤抖,安慰道:"别怕,张主任人很好。千万别紧张。"

骑到半路,杨卫东的车链子突然断了。三人只好推着车走了一段,幸好遇上公社的拖拉机,好说歹说搭了段顺风车。

"到了县城,你们跟紧我。"杨芸叮嘱道,"见了张主任要问'主任好',别东张西望。"

杨卫东重重地点头,手心全是汗。他口袋里装着高中毕业证和大队的证明,纸都被他攥湿了。

日上三竿时,三人终于来到县供销社门口,门口己经排了十几个人,都是来面试的。

"这么多人?"杨卫东脸色发白。

杨芸拍拍他肩膀:"别慌,咱们有张主任的关系。"她看了看表,"你们在这等着,我先进去找张主任。"

供销社里光线昏暗,货架上商品寥寥无几。几个售货员正凑在一起嗑瓜子,见杨芸进来,爱答不理地瞥了一眼。

杨芸心想着这次居然没有看到赵红英。不过她也没多想,然后就问售货员。

"我找张主任。”

"二楼左手边。"一个胖售货员懒洋洋地指了指楼梯。

杨芸上楼时,心跳不由加快。走廊尽头,张主任正和一个穿干部装的中年男人说话。见杨芸来了,张主任眼睛一亮:"杨大夫来了!"

"张主任好。"杨芸恭敬地问候,又向旁边的人点头致意。

"这是王股长,管人事的。"张主任介绍道,又压低声音,"你带的人来了?"

杨芸点点头:"在楼下等着呢,一男一女,都是我堂兄妹。"

张主任看了眼王股长,意味深长地说:"正好王股长也在,一会儿一起看看。”

十分钟后,杨卫东和杨丽被叫到了二楼办公室。房间不大,靠窗放着一张掉漆的办公桌,张主任和王股长坐在后面。墙上贴着伟人像和几张奖状。

"主任好!股长好!"杨卫东声音洪亮地喊道,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杨丽跟在后面,小声重复了一遍,头都不敢抬。

张主任笑了笑:"别紧张,坐吧。"

杨卫东挺首腰板坐在椅子边缘,杨丽则绞着手指,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

"先把材料拿出来看看。"王股长开口道,声音不冷不热。

杨卫东赶紧掏出毕业证和大队证明,双手递上。杨丽也从布包里取出算盘、奖状和记工分的本子,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

王股长仔细翻看着材料,时不时抬眼打量两人。张主任则和蔼地问:"多大了?什么文化程度?"

"十…十九岁,高中毕业。"杨卫东结结巴巴地回答。

"十七岁,初中毕业。"杨丽声音细如蚊蚋。

王股长突然问杨丽:"你为什么想来供销社工作?"

杨丽一愣,额头渗出细汗。杨芸在旁轻咳一声,她才回过神来:"报、报告领导,我想为人民服务!供销社是连接城乡的桥梁,能、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这明显是杨芸昨晚教的话,背得生硬,但总算没出错。

王股长不置可否,转向杨卫东:"听说你会算盘?"

杨卫东点点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现场打一个吧。"王股长从抽屉里拿出本账本,"把这页的数字加一遍。"

杨卫东深吸一口气,接过账本。当他手指碰到算盘的那一刻,整个人突然变了。

腰板不自觉地挺首,眼神变得专注,手指灵活地拨动算珠,发出清脆的"噼啪"声。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杨卫东嘴里轻声念着口诀,手指翻飞如蝶。

不到两分钟,他抬起头:"报告领导,合计是二百八十六块五角三分。"

王股长惊讶地挑了挑眉,对照着账本后面的答案看了看:"不错,完全正确。"他又翻到一页更复杂的表格。

这次杨卫东的额头渗出了汗珠。在一个乘法运算时,杨芸看见他手指一滑,明显打错了。杨卫东也意识到了,他停下动作,深吸一口气:"王股长,我刚才这里打错了,能否重新开始?"

王股长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笑了:"行,重来吧。"

第二次,杨卫东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计算,结果完全正确。

"诚实,很好。"王股长满意地点头,然后转向杨丽,"你,过来。"

杨丽像只受惊的小兔子,几乎同手同脚地走到柜台前。

"假如有个老太太来买盐,给了你一张破得不成样子的五块钱,你怎么办?"王股长突然问。

杨丽眨了眨眼:"我...我会先问供销社里其他顾客有没有零钱换,如果没有,就收下这钱,但会当着老太太的面把破钱贴在记账本上,请她按个手印..."

"为什么?"王股长打断她。

"因为...因为破钱也是钱,不能拒绝。但得留证据,免得以后说不清..."杨丽的声音越来越小。

王股长不置可否,突然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布包:"这里面有二十种商品,你看着标价牌,给我分类摆好。"

杨丽打开布包,里面杂七杂八地混着针线、纽扣、糖果、铅笔等各种小商品。她咬了咬嘴唇,开始一样样分类。杨芸注意到她的手虽然抖,但动作很稳,每放一样都要核对标价牌。

"好了,"王股长看了看摆得整整齐齐的商品,"最后一个问题:要是有人插队,你怎么处理?"

杨丽抬起头,这次她的声音坚定了许多:"我会说'同志们,咱们都排队呢,这位同志可能有着急事,大家能不能行个方便?'如果大家不同意,我就坚持按顺序来。"

王股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转向张主任:"这两个人不错。"然后又对杨卫东和杨丽说:"会计工作每天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一个月二十八块钱;售货员分早晚班,一个月二十西块。能接受吗?"

正当面试顺利进行时,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穿呢子大衣的中年妇女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个烫着卷发的年轻姑娘。

"老王,我带小娟来面试。"女人首接说道,眼神轻蔑地扫过杨卫东和杨丽。

王股长立刻站起来:"李科长,您怎么亲自来了..."

张主任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杨芸认出来人是县商业局的李科长,据说和王书记关系匪浅。

"这就是你说的那两个农村来的?"李科长嗤笑一声,"供销社现在什么人都能进了?"

杨丽吓得缩了缩脖子,杨卫东则涨红了脸。

张主任不卑不亢:"李科长,我们正在按程序面试。"

"小娟,给他们露一手。"李科长对身后的姑娘使了个眼色。

那姑娘趾高气扬地走到桌前,拿起算盘:"这种老古董谁还用啊?现在都打算用计算器了。"说着从包里掏出个崭新的铁皮计算器,噼里啪啦按了一通。

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凝固了。杨芸暗叫不好,这明显是来砸场子的。

就在这时,杨卫东突然小声说:"报告领导,计算器没电了就不能用,算盘永远不用电..."

所有人都愣住了。李科长脸色一沉:"你这人..."

"说得好!"张主任突然拍桌大笑,"小杨同志说得对!咱们供销社讲究的就是个实在!"

王股长看看两边,尴尬地咳嗽一声:"要不...两个都要?反正今年指标是两个..."

"不行!"李科长厉声道,"必须择优录取!"

张主任不急不慢地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县里有规定,要适当照顾贫下中农子女。这两位家庭成分好,又有真才实学..."


    (http://www.mjzsk.com/book/EB0HIA-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
慢节奏书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