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喜讯与温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 喜讯与温情

 

争论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最终,在李科长铁青的脸色中,王股长宣布录用杨卫东和杨丽为供销社试用职工。

"周一来报到,带上户口本和粮食关系。"王股长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张主任。

杨芸适时地从药箱里取出那两条"大前门"和一瓶高粱酒,悄悄放在张主任办公桌下。

杨芸带着杨卫东和杨丽从县供销社出来了。

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掩不住的笑意,杨丽手里紧紧攥着那张盖了红章的录用通知书,杨卫东则把他的会计学徒证明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在贴身的衣袋里。

杨卫东的腿还在发抖。杨丽则抱着算盘,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们...我们真的被录用了?"杨卫东不敢置信地问。

杨芸笑着点头:"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供销社职工了。有城镇户口,吃商品粮..."

杨丽突然"哇"的一声哭出来:"芸姐,我、我以后每月有工资了,能给奶奶买新棉袄了..."

杨卫东也红了眼眶,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农村青年,突然对着供销社的大门深深鞠了一躬。

然后杨卫东又对杨芸说"芸芸,,咱们买点肉回去吧?"杨卫东突然提议,眼睛亮晶晶的,"用我第一个月的工资!"

杨芸笑着摇头:"这才哪到哪,工资得下个月才发呢。"她从口袋里掏出肉票和钱,"今天我请客,庆祝咱们家出了两个供销社职工!"

供销社副食品柜台前己经排起了长队。杨芸用肉票买了两斤五花肉,又咬牙买了半斤平时舍不得买的香肠。售货员把肉用干荷叶包好,又扯了根茅草捆上。

"走,回家报喜去!"杨芸把肉挂在车把上,三人骑着车踩着积雪往杨家大队走去。

刚到村口,就看见杨卫宏在树下张望。见他们回来,立刻扯着嗓子喊:"回来了!芸姐他们回来了!"

杨家老屋前顿时热闹起来。爷爷披着棉袄站在最前面,奶奶手里还拿着擀面杖;二叔三叔两家人全跑出来了,连隔壁李婶都抱着孩子来凑热闹。

"咋样?"三婶一把抓住女儿的胳膊。

杨丽从怀里掏出那张纸:"录用了!周一报到!"

"东子呢?"二婶急得首跺脚。

杨卫东取出证明:"会计...张主任让我当会计学徒..."

院子里顿时炸开了锅。奶奶撩起围裙擦眼泪,爷爷的烟袋锅在门框上磕得啪啪响。二叔一把抱起儿子转了个圈,三叔则蹲在地上,捂着脸呜呜地哭起来。

"买了肉!"杨芸举起手中的荷叶包,"今天吃红烧肉庆祝!

灶房里,杨母和两个婶子忙得热火朝天。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方块,在铁锅里煸出油花,再放入葱姜蒜爆香。杨芸贡献出珍藏的冰糖,看着它们在油里慢慢融化,变成的焦糖色。

"芸丫头就是会买肉。"二婶麻利地削着土豆,"这五花三层,做红烧肉最香。"

三婶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丽丫头有出息了,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堂屋里,男人们围着杨卫东问东问西。爷爷抽着旱烟,时不时插句话:"供销社一个月发多少粮票?""有劳保用品不?"

杨丽则被弟弟跟妹妹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问着:"售货员都要干啥?""能买到内部处理的瑕疵布不?"

中午的饭桌上,除了红烧肉,还有酸菜粉条、土豆丝和玉米面贴饼子。那盘油光发亮的红烧肉摆在正中间,每人只能分到两三块,但大家都吃得格外香甜。

"丽姐以后买肉方便了。"小堂弟眼巴巴地看着最后一块肉。

杨丽笑着把肉夹到他碗里:"等姐开了工资,买一大扇排骨回来!"

饭后,杨芸把杨母拉到里屋:"娘,徐老师他们的棉衣被褥做好了吗?"

杨母点点头,从炕柜深处抱出几件棉衣和两床被子:"按你说的,都打了补丁。"她翻着衣领展示,"里子是新的,面子用的旧布,棉花塞得厚实。"

杨芸摸了摸,棉衣针脚细密,补丁打得恰到好处,既不起眼又能增强保暖。被子上故意缝了几块颜色相近的补丁,看起来就像用了多年的旧被子。

"娘手艺真好。"杨芸由衷赞叹,"外人绝对看不出来是新的。"

杨母叹了口气:"那几个老师,黄老师的棉鞋都破得露脚趾了..."

"我晚上给他们送去。"杨芸压低声音。

傍晚时分,杨芸推着自行车出了门。车后座捆着棉衣棉被,药箱里藏着从空间超市取出的五斤富强粉、一条五花肉和两包红糖。

寒风呼啸,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杨芸把围巾往上拉了拉,挡住大半张脸。

杨芸停好车来到门口轻轻敲了敲门:"徐老师,是我,杨芸。"

门开了一条缝,徐宛如的脸露了出来。"芸丫头?这么晚你咋来了,你不是在县医院上班了..."

"给您送点东西。"杨芸左右看了看,迅速把自行车推进屋。

牛棚里阴冷潮湿,角落里堆着干草,黄老师正在修补一双破旧的棉鞋,胡姨在一边坐着看其他两位老师围着一盏煤油灯看书。

"这..."徐老师看到棉被,连连摆手,"不能连累你..."

"放心,都做了旧。"杨芸把棉被放在床上,又打开药箱,"这是止咳的川贝枇杷膏,你们每天含一勺。"

胡姨凑过来,看到富强粉时眼睛都首了:"这...这是特供粉?"

"嘘..."杨芸把面粉袋塞到床底下,"掺在玉米面里吃,别让人看见。"她又取出那条肉,"切成小块腌起来,能吃好些天。"

徐老师突然抓住杨芸的手,眼泪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芸丫头,我们...我们怎么报答你..."

"不用报答。"杨芸轻声道,"“你们教我知识,又教我医术,我们之间不说这个”

离开牛棚时。杨芸刚推着车走出一段距离,突然看见前面有个黑影。

"谁?"她下意识握紧了车把。

"是我。"黑影走近,原来是杨卫东。他手里提着个麻袋,"我...我猜你是来给老师们送东西..."

杨芸心头一跳:"你怎么..."

"我看见你往这里来了。"杨卫东憨厚地笑了,"我给老师们带了点土豆和白菜,自家种的..."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转身往回走。雪越下越大,却掩不住两颗温暖的心。

回到牛棚,徐老师看到去而复返的两人,又看到杨卫东麻袋里的蔬菜,再也忍不住,捂着脸哭了起来。黄老师和胡姨别过脸去,肩膀微微颤抖。

"老师们保重。"杨芸轻声道,"等开春了,我再来送些种子。"

回家的路上,杨卫东推着车,突然说:"芸妹,我...我以后想帮帮这些老师..."

"嘘..."杨芸指了指周围,"心里记着就好。"

杨卫东重重点头。月光下,两人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很长。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一次招工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一床棉被温暖了几颗冰冷的心。


    (http://www.mjzsk.com/book/EB0HIA-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
慢节奏书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