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蘅在第三日清晨带来了第西杯“特调”——“疲惫边缘”。
晨光还未完全洒进星澜律所的玻璃幕墙,她抱着保温箱走进前台,发丝上还沾着夜露。
昨夜一场暴雨,让她的电动车滑倒了两次,咖啡却始终稳稳护在怀里。
她将那杯拿铁放在前台,香气柔和、口感绵密,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苦涩。
她低声说:“这是你们晚上十点还在改合同的样子。”
一位刚从法院回来的律师接过咖啡,抿了一口后沉默地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公文包放下,坐到工位上继续敲打键盘。
而林曼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
她看着苏蘅转身离开的背影,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冷意。
茶水间里,高律师正翻看试饮反馈表,眉头紧皱:“这些名字都太主观了,什么‘焦虑’‘愤怒’?这不是咖啡评测,是心理测试吧?”
梁晓雯凑过来,语气带着几分不耐烦:“而且她连基本的办公咖啡标准都不符合,这分明是在挑衅我们。她以为自己是谁?一个开小咖啡馆的人,凭什么来教我们怎么喝咖啡?”
高律师合上表格,冷哼一声:“她那几杯所谓的‘特调’,不过是在卖弄情绪罢了。咖啡不是情绪垃圾桶。”
话音未落,门被推开,周砚走了进来,目光扫过他们手中的表格,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没有卖弄情绪,她在用咖啡讲我们的故事。你们没尝出来,不代表不存在。”
空气顿时安静了几秒。
高律师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将表格搁在桌上,起身离开。
梁晓雯也识趣地低头走开。
周砚走到饮水机旁,接了一杯热水,目光却不自觉望向窗外。
那里,苏蘅己经骑着电动车消失在街角,只留下一杯“疲惫边缘”,静静坐在前台角落,像一句未说完的叹息。
他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她回他那条消息时的回应:
“咖啡不是垃圾桶,但它可以是镜子。照见你不愿说出口的疲惫。”
那天她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给他发了一个表情包:一只猫趴在窗台上,眼睛半眯着,配字是——“我懂你,但不说破。”
此刻,他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情绪,像是某种久违的共鸣,在胸腔里轻轻震颤。
正当他准备回到办公室,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是“木槿咖啡”。
他按下接听键,声音传来时带着些许匆忙和压抑的冷静:“周律师,我是苏蘅。”
“怎么了?”他问。
“刚刚接到通知,木槿巷要进行水电改造,明天开始停业两天。”她顿了一下,“我得重新安排送咖啡的时间。”
周砚望着桌上的“疲惫边缘”,指尖着杯壁,低声道:“所以你现在要去处理这些事?”
“嗯,还有些材料需要提前准备。”她轻笑了一声,“没事的,这种突发状况,咖啡师早就习惯了。”
他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听着电话那头隐约传来的风声,和她踩踏电动车的轻微喘息。
挂断前,她说:“下次的特调,我会做一款叫‘坚持’的浓缩。”
他笑了笑:“等你。”
傍晚六点,苏蘅终于忙完手头所有安排,站在律师事务所楼下拍了拍被风吹乱的头发。
她抬头看了眼星澜律所的楼体,玻璃映出夕阳最后一抹暖色。
她不知道的是,楼上某个窗户后,周砚正站在落地窗边,手里握着那杯“疲惫边缘”,眼神落在她远去的方向,久久未动。
当晚七点,周砚独自留在办公室加班,桌上放着一杯冰美式——是他自己点的。
可就在他打开案卷的那一刻,鼻尖忽然嗅到一股熟悉的手冲香气,从门口飘了进来。
周砚正低头翻阅一份冗长的案卷,窗外的城市灯火像一张细密的网,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加班人都罩在其中。
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运转的轻响,和他偶尔翻页的沙沙声。
忽然,一股温润而坚定的香气飘了进来,像是从遥远的山野间穿风而来,带着一丝木质与柑橘的尾调,在空气中悄然蔓延。
他抬起头,看见苏蘅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个保温壶,肩上的外套被风吹得微微潮湿,发梢也沾了几滴未干的水珠。
她目光清亮地望过来,仿佛知道他一定会留到最后。
“我知道你今晚会留到最后。”她语气轻松,却透着一点笃定,“这是为你特调的‘清醒风暴’。”
她走近几步,将一杯热气腾腾的手冲咖啡放在他桌上。
杯壁上还残留着些许蒸汽,映出她微笑着的眼睛。
周砚怔了一下,指尖不自觉地抚过杯沿。
香气扑鼻,苦中带甜,像是某种冷静与温柔交织的情绪,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下来。
“你怎么知道我今天……需要这个?”他低声问。
“因为你最近接了那个公益案件,连林曼都开始绕开你走。”她轻笑一声,语气柔和却不失犀利,“你以为别人看不出你在硬撑?”
他说不出话来。
确实,最近的案子涉及一起弱势商户合同欺诈案,牵涉多方利益,对方甚至试图通过舆论抹黑周砚本人。
他在白天维持冷静,晚上独自消化情绪,几乎忘了还有人记得他的节奏。
他抿了一口咖啡,喉头一热,是那种被真正理解的熨帖。
“谢谢。”他难得地说出这两个字,语气比平时缓和许多。
苏蘅没说什么,只是看了他一眼,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她走到门口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脚步声。
她停住,周砚也抬眼望去。门缝间闪过一道影子——是林曼。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没说话。
与此同时,打印室门口。
林曼正拿着一封伪造的邮件,准备放入废纸篓。
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眼神警觉地扫视西周。
“差点就被发现了。”她低声自语,迅速将纸张揉成一团,准备离开。
可就在这时,角落里一只本该关掉的录音笔,正悄悄记录下她刚才低声说的一句话:
“只要这份推荐函传出去,苏蘅就再也别想踏进星澜一步。”
她没注意到,那支录音笔,属于一位刚下班的实习生,遗忘在桌上忘了带走。
而此刻,玻璃门外,保洁阿姨正推着清洁车缓缓走过。
她无意中瞥见这一幕,眉头皱了皱,却没有多说什么。
夜色深沉,律所内依旧有几盏灯亮着。
没人知道,一场暗流正在酝酿。
而在某张办公桌上,那一杯“清醒风暴”仍冒着热气,像是某个即将到来风暴前的短暂安宁。
(http://www.mjzsk.com/book/EBJ0IB-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mjzsk.com